二色芙蓉花
拒霜一樹碧叢叢,
兩色花開迥不同。
疑是酒邊西子在,
半醒半醉立西風。
拒霜一樹碧叢叢,
兩色花開迥不同。
疑是酒邊西子在,
半醒半醉立西風。
木芙蓉樹碧綠叢生,樹上兩種顏色的花差異很大。讓人懷疑是在酒席邊的西施,半醒半醉地立在秋風中。
拒霜:木芙蓉的別稱。
迥不同:差異很大。
西子:西施,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看到二色芙蓉花后,被其獨特的形態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二色芙蓉花的獨特之美。其突出特點是比喻生動,以美人比花。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捕捉。
君到金華怯暮暮,御溝波暖綠粼粼。城南牡丹大如斗,馬上葡萄能醉人。
瑪瑙妝為砌,珊瑚聚作林。萬錢編馬埒,一臠試牛心。向夕香風動,連車爇水沈。
花光紅滿欄,草色綠無岸。不逢青眼人,長歌白石澗。
病怯輕寒意欲禪。端陽明日藥爐邊。雨聲鐘語共無眠。嗚咽乍驚貓喚急,朦朧怎奈夢來偏。小園一角遠如天。
白衣蒼狗無情物,翻手悲歡變古今。輸與道人長快活,看渠起滅不關心。
暇日來游祇樹林,焚香話久落花深。竹光日透成金界,鳥語風傳雜梵音。草繡嶺頭成紺發,月沉潭底印禪心。老僧攜卷求詩句,乘興揮毫試一吟。
庭院雨晴,倚斜照、睡馀雙鶩。正學染修蛾,官柳細勻黛綠。繡簾半卷,透笑語、瑣窗華屋。帶脆聲咽韻,遠近時聞絲竹。乍著單衣,才拈圓扇,氣候暄燠。趁驕馬香車,同按繡坊畫曲。人生如寄,浪勤耳目。歸醉鄉,猶勝旅情愁獨。
內人稀見水鞦韆,爭擘珠簾帳殿前。第一錦標誰奪得,右軍輸卻小龍船。
洗眼貪看幼婦詞,玉人空遣暗相思。憑誰為報歸期近,趁得桃花爛熳時。
彩侍過丘林,星行忽一周。春暉今已矣,涕淚不能收。
徒聞彈鋏怨無魚,未見兼程貢蠟書。四海□池總完璧,只今誰是藺相如。
明月清風境界寬,不栽凡卉只瑯玕。庭除剩有三湘意,枕簟能無六月寒。時見啄苔來縞鶴,每驚拂石舞青鸞。故人詩畫俱清絕,可得頻過一借看。
曾擬幽尋采蕙蘅,開樽奈有主人爭。明朝重約呼猿鶴,到處云山得散行。
翠分濃淡山開畫,紅暈淺深花弄妝。詩料自來尋老子,句成渾不費思量。
故國關河遠,高臺日月荒。頗聞蘇屬國,海上牧羝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