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 村居
村居三畝地,東風暖、無數暗陰遮。見綠草方塘,些些睡鴨,白楊廢圃,點點歸鴉。況墻外、老藤方掛樹,苦筍正抽芽。宜夏宜冬,幾間茅屋,半村半郭,一帶人家。
主人無個事,正瓷甌酌酒,瓦罀煎茶。更課樵青數輩,自捕魚蝦。看拍手群兒,爭驅黃犢,垂鬟小女,笑插紅花。只此閑中日月,暗度年華。
村居三畝地,東風暖、無數暗陰遮。見綠草方塘,些些睡鴨,白楊廢圃,點點歸鴉。況墻外、老藤方掛樹,苦筍正抽芽。宜夏宜冬,幾間茅屋,半村半郭,一帶人家。
主人無個事,正瓷甌酌酒,瓦罀煎茶。更課樵青數輩,自捕魚蝦。看拍手群兒,爭驅黃犢,垂鬟小女,笑插紅花。只此閑中日月,暗度年華。
住在鄉村有三畝地,東風送暖,無數樹蔭暗暗遮護。只見綠草環繞著方塘,塘里有幾只睡鴨,白楊立在荒廢的園圃,點點歸鴉飛落。況且墻外,老藤剛剛攀掛上樹,苦筍正抽出新芽。這里無論夏天還是冬天都很宜人,幾間茅屋,處在半村半城的地方,是連成一片的人家。主人沒什么事,正用瓷杯斟酒,用瓦罐煎茶。還督促幾個年輕的仆人,自己去捕魚捉蝦。看那群拍手的孩子,爭著驅趕黃牛犢,梳著垂鬟的小女孩,笑著插上紅花。就這樣在閑適的時光里,不知不覺地度過了歲月。
暗陰:指樹蔭。
些些:少許,幾個。
廢圃:荒廢的園圃。
瓷甌:瓷杯。
瓦罀:瓦罐。
課:督促。
樵青:年輕的仆人。
垂鬟:古時女孩未出嫁時梳的下垂發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詞人可能是在厭倦了塵世紛擾后,隱居鄉村,被鄉村的寧靜生活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詞以表達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享受。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鄉村生活的閑適美好。其突出特點是描繪細膩,生活氣息濃厚。在文學史上,它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鄉村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豐富了詞的題材和內涵。
道曰五行,釋曰五服,儒曰五常。矧仁義禮智,信為根本,金木水火,土在中央。白虎青龍,玄龜朱雀,皆自句陳主張。天數五,人精神魂魄,意屬中黃。乾坤二五全彰。會三五、歸元妙莫量。火三南方,東三成五,北玄真一,西四同鄉。五土中宮,合為三五,三五混融陰返陽。通玄士,把鉛銀砂汞,煉作金剛。
高風當日幾相尋,并見攀條贈友吟。方恨偷兒疑鬼物,寧知天籟寄人心。
世殊不異山陽笛,志在依然流水琴。聞道奚囊投烈焰,記來只字抵千金。
小雨阻行舟。人在煙林古渡頭。欲挈一尊相就醉,無由。誰見橫波入鬢流。 百計不遲留。明月他時獨上樓。水盡又山山又水,溫柔。占斷江南萬斛愁。
夢里不知身是客,卻疑身是老坡仙。 羽衣道士飛將去,月在波心人在船。
瑤臺歸去鶴空還,一曲霓裳落世間。 秋雨幾番黃葉落,朝云應欠到香山。
城角巍欄見海涯,春風簾幕暖飄花。 云煙斷處滄波闊,一簇樓臺十萬家。
池上春風動白蘋,池邊清淺見金鱗。 新波已縱游魚樂,調笑江頭結網人。
清入欄干酒易醒,春風楊柳幾沙汀。 平沙抵得瀟湘闊,祗欠螺峰數點青。
月疑宮闕下銀潢,碧轉欄干萬頃光。 我是水晶宮里客,倚樓猶自羨滄浪。
當時倉座倚鴻籌,清白堪封萬戶侯。 陵谷已非家世遠,畫橋依舊水東流。
玉顏羞見錦衣侯,草木煙封雨鎖愁。 不似田文門下客,一貧一富不知羞。
五柳先生卷折腰,孤眼千載仰風標。 青衫令尹頭如雪,不厭朝昏過此橋。
沙石香叢葉葉青,卻因聲誤得蟬名。 騷人佩處唯荊渚,識者知來遍蜀城。 消得作亭滋九畹,便當入室異群英。 非逢至鑒分明說,汩沒人間過此生。
弄月吹簫過石湖,冷香搖蕩碧芙蕖。 貪尋舊日鷗邊宿,露濕船頭數軸書。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沈沈鎖建章。 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