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四首 其四 云門
落澗泉奔舞玉虹,護丹松老臥蒼龍。
霜柑籬角寒初熟,野碓云邊夜自舂。
挈榼人沽村市酒,打包僧趁寺樓鐘。
幽尋自是年來懶,枉道山靈不見容。
落澗泉奔舞玉虹,護丹松老臥蒼龍。
霜柑籬角寒初熟,野碓云邊夜自舂。
挈榼人沽村市酒,打包僧趁寺樓鐘。
幽尋自是年來懶,枉道山靈不見容。
山間落下的泉水奔騰,如舞動的玉虹;守護丹藥的老松,似臥著的蒼龍。籬笆角落的霜柑,在寒意中剛剛成熟;云霧邊的野碓,夜里自行舂米。有人提著酒壺去村市買酒,僧人收拾行囊趕寺樓鐘聲。我近來懶得去尋幽探勝,反倒怪是山神不容我。
玉虹:形容瀑布如白色的虹。
丹:傳說中的丹藥。
野碓(duì):野外的舂米器具。
挈榼(qiè kē):提著酒壺。
打包:收拾行李。
枉道:冤枉說。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是作者游覽山間時所作。當時或許處于寧靜閑適的社會環境,作者在山中感受自然與生活,因自身的慵懶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間景色與生活,突出了清幽閑適的特點。以細膩筆觸展現山間之美,在文學上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生活的關注與描繪能力。
舊游煙景到仍迷,歲月重驚幾攝提。同濟叨隨元禮棹,幽尋疑入武陵溪。華軒古塔從登眺,好鳥秾花費品題。隱隱湖心來往路,路人堪號使君堤。
君是江潮天上來,儂如漁艇趁潮開。潮若去時儂便苦,朝朝日日望潮回。
滏陽賓客擺塵羈,一笑名園萬事遺。細草幽花多自種,閒云靜月最相宜。鄉人乘暇就攜酒,野客尋春來賦詩。白發朱衫猶幕府,南歸已覺十年遲。
蒼藤蔓架覆檐前,滿綴明珠絡索圓。賽過荔支三百顆,大宛風味漢家煙。
二十年前嘆陸沉,今朝復聚此林陰。苔迷亂石行蹤莽,水落高灘釣處深。隔葉野花供笑語,認人妖鳥怪儒襟。相逢且飲樽前酒,莫向江蘺吊古今。
橫塘憶,憶得客長安。密字紅箋頻寄與,上言相憶下加餐。小記寫仙壇。
朝來寒氣透重衣,雪壓茅檐半掩扉。院落光生花滿樹,池塘清絕玉為磯。舟橫西澗無人渡,簾捲豐山斷鳥飛。竟日擁爐官事簡,詩成高興轉崔巍。
鑒之現像,谷之藏神。六門隨萬匯,三昧入諸塵。月通犀角暈,華到蜜房春。歷歷之機果明了,更嫌何處不相親。
兩江穿石壁,疊嶂倚孤城。舟向猿邊下,人于鳥上行。巖幽谷霧暝,野曠戍煙平。薄暮樓笳發,棲棲旅客清。
蕭蕭風雨臨川驛,邂逅連床若有期。自起挑燈貪夜話,疾呼索飯療朝饑。即今明月共千里,已占深林巢一枝。惜別自嫌兒女態,夢騎羸馬度芳陂。李侯不恨世賣友,陸子那須錢買山。出牧君當千里去,歸耕我判一生閑。中原亂后儒風替,黨禁興來士氣孱。復古主盟須老手,勉追慶歷數公間。
我今便升天,憫念諸儒英。大道體虛無,寂寂中有精。視之若冥昧,窈窈中昭明。莫言道虛誕,所患不至誠。奚不登名山,誦是洞真經。一諷而一詠,玄音徹太清。太上輝金容,眾仙齊應聲。十方散香花,燔煙旃檀馨。皇娥奏九韶,鸞鳳諧和鳴。龍駕翳空迎,華蓋曜查冥。翛閑劫仞臺,帝釋欻降庭。八王奉丹液,挹漱身騰輕。逍遙有無間,流朗絕形名。神童夾侍側,自然朝萬靈。飄飄八景輿,游衍白玉京。七祖升福堂,先亡悉超生。王侯能篤信,必為天下貞。大人體至德,一切蒙其成。
公無渡河,河水深。白浪如山,晝常陰陰。公無渡河,河怪多。泣鯨鯢,舞蛟鼉。雖有劍閣崚嶒削天立,王遵之馭猶可叱,終不如河浩浩變態莫測。噫,公無渡河。
巖居名聽水,無水亦良佳。秋早蟬聲變,林深鳥性諧。枯禪依絕澗,夜氣足吾齋。芝菌朝朝飽,真宜園綺儕。
露下石林秋氣清,松風盡日帶江聲。閒來自愛無拘束,拄杖看山到處行。
當巖開洞據空明,幽事關心病亦輕。樹杪煙輕茶欲沸,石傍苔破筍初生。山童池汲時兼釣,林鳥檐棲夜不驚。忽訝笙簧自何許,荊扉西畔起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