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一百則 其六十一
拄杖子,吞乾坤,徒說桃花浪奔。
燒尾者不在拿云攫霧,曝鰓者何必喪膽忘魂。
拈了也,聞不聞,直須灑灑落落,休更紛紛紜紜。
七十二棒且輕恕,一百五十難放君。
拄杖子,吞乾坤,徒說桃花浪奔。
燒尾者不在拿云攫霧,曝鰓者何必喪膽忘魂。
拈了也,聞不聞,直須灑灑落落,休更紛紛紜紜。
七十二棒且輕恕,一百五十難放君。
拄杖子能容納乾坤,別只空談桃花隨浪奔騰。得意者不必故作驚人之舉,失意者也不必嚇得魂飛魄散。拿起它,聽不聽呢,要灑脫自在,別再紛繁雜亂。七十二棒暫且從輕饒恕,一百五十棒可難以放過你。
拄杖子:禪門常用道具,此處有象征佛法或某種修行境界之意。
吞乾坤:形容其有容納萬物的能力。
桃花浪奔:桃花隨浪奔騰,常象征科舉中第等得意之事。
燒尾者:唐代新進士及第,要舉行宴會,叫燒尾宴,這里指得意之人。
拿云攫霧:形容有非凡的作為或氣勢。
曝鰓者:傳說魚跳過龍門才能成龍,曝鰓指未能跳過龍門的魚,比喻失意之人。
灑灑落落:形容灑脫自在。
紛紛紜紜:形容雜亂。
此詩為禪詩,作者可能是禪門高僧。禪詩多創作于禪門修行、講法等情境中,旨在通過詩歌傳達禪理,啟發修行者。當時禪學盛行,僧人常以各種方式開示弟子,此詩或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以教導弟子看淡得失,專注修行。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看淡人生的得意與失意,保持灑脫心態。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意象和直白的語言闡述禪理,在禪詩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人們理解禪學中對世俗名利的超脫觀念。
行道要心堅。密護丹田。調和真息永綿綿。十二時中常若見。休要塵牽。訣要避喧嘩,靜處安然。須通語、默默言傳。神秀丹成行滿。得去朝元。
雨馀秋水繞清軒,心跡雙清好莫言。松寺尋僧陪鶴侶,茆檐對客數雞孫。年光荏苒驚殘夢,生事蕭條憶故園。兵后故人知好在,那堪白首臥衡門。雨送微涼入小軒,日高深樹聽禽言。松崖花落蜂成蜜,芝圃苗肥鶴引孫。黃卷暗銷閒歲月,青山宜問好田園。疏檐清簟琴觴靜,時有高人訪蓽門。
積雪凝冬瑞,群情兆歲登。洞門淪徑隧,宮瓦失觚棱。煙火江村獵,寒澌野水罾。殊方兼久病,高臥竟何能。
梅雨呈新霽,祥云繞帝基。節臨端午日,世際太平時。閶闔開金殿,鸞輿出玉墀。龍顏親閱武,虎士競奔馳。月杖挑花露,星毬映綵旗。彎弓驅霧鬣,飛鏃剪楊枝。得巧摐金捷,爭剽伐鼓遲。人誇周道盛,班列漢宮儀。補報慚無術,觀瞻頌有詩。文脩兼武備,四海樂雍熙。
薰風初試舊輕紗,越嶺穿崖一徑斜。霧里樓臺成海市,云中雞犬類仙家。欲嘗風味頻供筍,未解春酲只喚茶。諫議真人都不見,獨留荒冢對繁花。
佛剎靈芝呈上瑞,黌宮舉子破天荒。西方也服中原化,相送英賢佐圣皇。
浙水東流無盡蒼。人間暫別易參商。闌珊春去羈魂怨,揮手征車宋夕陽。夢已散,手空揚。尚言離別是尋常。誰知詠罷河梁句,刻骨相思始自傷。
平原東望幾停云,古鶴離巢雁出群。未得報書空有夢,曲江池上憶逢君。
曰狂我豈敢,聊爾混樵牧。閉門春色深,相看柳條綠。
一襟披拂古賢風,不見桃花爛漫紅。新葺草堂魂未妥,槎牙老樹欲摩空。
黃昏欲去更憑欄,珍重銀蟾照膽寒。可是歌眉能系別,人間無此好溪山。
朝市塵埃若我何,幽棲好處是松蘿。前溪若與天河接,夜夜水中星斗多。
泥爐松火帶煙青,湯沸輕潮響瓦瓶。坐睡醒來窗上月,夢魂疑在浙江亭。
楊柳搖青寒食新,十年天地一傷春。那知郢里歸魂句,元是南州絮酒人。
水郭浮鮫室,云帆度客星。江空連海白,山遠入淮青。訪古聊須到,乘流未可停。遙疑天柱曉,風霧颯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