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親
祈招興詠幸三思,叔世陵夷亦可悲。門戶已開閩蜀洛,坡公端不合時宜。
伯道無兒真恨事,中郎有女劇堪憐。淮陰易幟原良策,急為相攸慰九泉。
謝卻塵緣俗累紛,獨傷白首負辛勤。此心難使幽明間,泉下還將望白云。
幻影浮漚廿八年,庭闈別處轉凄然。聰明根蒂如留得,不向他生再種緣。
祈招興詠幸三思,叔世陵夷亦可悲。門戶已開閩蜀洛,坡公端不合時宜。
伯道無兒真恨事,中郎有女劇堪憐。淮陰易幟原良策,急為相攸慰九泉。
謝卻塵緣俗累紛,獨傷白首負辛勤。此心難使幽明間,泉下還將望白云。
幻影浮漚廿八年,庭闈別處轉凄然。聰明根蒂如留得,不向他生再種緣。
吟詠《祈招》詩希望能再三思考,衰亂之世的衰敗令人可悲。朝廷門戶之見已形成閩、蜀、洛三派,東坡先生確實不合時宜。像鄧伯道沒有兒子真是憾事,蔡中郎有女兒也讓人極為憐惜。韓信換旗本是良策,應趕緊為子女選好配偶以告慰九泉之下的親人。告別塵世的紛擾俗累,只感傷自己年老辜負了辛勤付出。這心意難以在陰陽兩界傳達,黃泉下還盼望著能見到白云。二十八年如幻影泡沫,與父母分別更覺凄涼。若能保留聰明的根性,來世不再種下這塵緣。
祈招:《祈招》是《左傳》中記載的一首詩,這里可能有勸人深思之意。
叔世:衰亂之世。
陵夷:衰落。
門戶:指朝廷中的不同派別,閩蜀洛指北宋時期以地域劃分的政治派別。
坡公:指蘇軾,蘇軾常被認為不合時宜。
伯道:晉代鄧攸,字伯道,戰亂中舍子保侄,后無子,時人哀之。
中郎:指蔡邕,蔡邕有女兒蔡文姬。
淮陰易幟:指韓信在井陘之戰中換旗的計策,這里引申為一種明智的舉措。
相攸:選擇好的配偶。
浮漚:泡沫,比喻虛幻不實。
庭闈:父母居住處,借指父母。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一個政治局勢復雜、社會有所動蕩的時期。詩人可能經歷了家庭變故、仕途不順等,在與親人分別時有感而發,表達了對時代、人生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圍繞時代的衰落、個人命運的不幸以及與親人的分別之痛。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和情感深度。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和思考。
虛庭坐涼夕,宵永覺衣薄。犬吠古塔鈴,烏啼野城柝。感舊心孔哀,懷人興殊惡。仰視斗杓傾,西林月初落。
圣節祥煙藹御爐,殿庭嚴肅響山呼。赭袍日照來天上,玉佩風清侍座隅。古字數行仙藥訣,鮫綃十幅壽星圖。遠方拜表來朝貢,兼賀虹流電繞樞。
后來臺席更何人,都護朝天拜近臣。長笑當時漢卿士,等閑恩澤畫麒麟。
馀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發是中原。
盛世高孀節,光增婺女奇。志堅初矢日,年倍未亡時。片玉懷中抱,雙珠膝下遺。桃花三月近,戲彩傍瑤池。
武仲潔修,毫邪不處。黃屋將歸,紫芳高舉。潁汲箕田,羞頹汗鄙。俎豆公神,綿綿無巳。
天寒群壑幽,客散四壁靜。躋攀肯堂馀,捕逐而翁影。汨汨伊閩波,沿流固知迥。王明梗時福,辛勞嘆脩井。土苴把馀馨,金珠猶厭秉。可堪淚交墮,不見論思永。先生舊錐囊,舉世看脫穎。虓虎困耽耽,三年惡聲屏。古來設機阱,天視高自炳。變故等凍炎,其如我心整。至今發如漆,遐轂念方騁。
先君有女嘗擇對,玉雪王郎真可人。連榜舍升俱伯氏,中興家世最名臣。回翔璧水十年舊,踴躍龍門三月新。從此青霄騰踏上,久知陳孺不長貧。
三五秋正中,既望月當蝕。公庭修救事,摐金控鳴鏑。喧挐走兒稚,發召遍巫覡。我時適未寢,披衣步檐隙。飛雨灑面來,空云稍如冪。天應愛厥妃,恐懼遭掩抑。仗此豐隆威,角彼妖蟆力。譬諸藪藏疾,含穢惟汝德。兩曜駕兩輪,安行各適職。奈何啖食兇,須臾成毀璧。見過雖有懲,匿瑕乃無跡。雨非黨蟆者,為天護精魄。常情惜良夜,良夜安足惜。德刑與陰陽,配對初不逆。星辰系天步,磨蟻沿歷歷。圓顥示無為,蒼蒼垂正色。稽首父母光,千人萬人覿。
兩國道涂都萬里,來從此地等平分。行人競說東西利,事不關心耳不聞。
釣蓑煙雨斷磯頭,戀闕丹心付子牟。腹有一丁長作祟,背無三甲不封侯。慣貧已識山林趣,投老歸從造物游。自笑骨寒癯似鶴,忍饑猶未怯茶甌。
麒麟感世出,鳳凰覽德至。人茍常見之,應不指為瑞。
流年八帙慶初開,駒隙那知二豎催。書聚五車緣嗜學,家徒四壁為輕財。幻身夢蝶自云適,曲路增蠅何處來。深恨滯留暌屬纊,此生赍恨在天臺。
匝地歌鐘鎮海隅,城池鞅掌舊名都。不知珠履三千外,更許侯嬴寄食無。
武當諸峰何壯哉,大朵小朵青蓮開。玄圣高居天地戶,赤日下照金銀臺。神龜六眼電光走,山鬼一足云頭來。道人再拜望北極,應帶滿身星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