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不寐愁兼病,夜長如小年。
雨聲寒到枕,鄉思亂如煙。
孤影河西地,三秋塞上天。
自知心力改,惆悵舊青氈。
不寐愁兼病,夜長如小年。
雨聲寒到枕,鄉思亂如煙。
孤影河西地,三秋塞上天。
自知心力改,惆悵舊青氈。
我因憂愁和疾病難以入眠,這漫長的夜晚就像過了一年。雨聲帶來的寒意侵襲到枕邊,思鄉之情如亂煙般紛擾。我孤獨的身影在河西之地,正值秋季的塞外天空。我知道自己心力已不如從前,對著舊青氈滿懷惆悵。
不寐:睡不著覺。
小年:舊俗以農歷十二月二十三為小年,這里形容夜長如一年。
河西:泛指黃河以西之地。
三秋:秋季,亦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歷九月。
青氈:指故物或舊情。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從詩中“河西地”“塞上天”可推測,詩人可能身處塞外,在一個雨夜,因愁病交加,引發了思鄉之情和對自身狀況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自身境遇的惆悵。其特點是情景交融,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乃立清廟,清廟肅肅。乃備禮容,禮容穆穆。顯允皇祖,昭是嗣服。錫茲繁祉,聿懷多福。
一去吳興十五年,東歸父老幾人存。惠山唯有錢夫子,一寸閒田曉日暾。遨游海上冀逢人,宴坐山中長閉門。去住只今誰定是,相逢一笑各無言。
風日會清朗,暢游欣得天。山林不知老,觴詠亦能賢。每覽古人事,相期諸少年。幽蘭合湍水,靜躁契清弦。
小獵長思雁代西,雙穿紫兔在花泥。月斜不返胭脂馬,共枕琵琶毳帳低。
八桂西瞻岳牧尊,使君持節下湘源。星巖風洞山殊秀,雪片霜華地不暄。永日賦詩薇閣靜,青春行部繡旗翻。從來遠地多名宦,銅柱猶聞頌馬援。
水繞山環路幾重,樂游誰放酒杯空。展茵石上蔭幽翠,浮斝波間墮落紅。南澗衣冠今日再,蘭亭賦詠此情同。稀奇物色迷人目,疑在山陰罨畫中。
已出三華離蕊宮,還過栗里訪陶公。尋幽獨恨芳春暮,對酒空懷此日同。蒲柳回塘新雨綠,松杉橫閣晚霞紅。可能城市歸來早,猶及酣吟紫翠中。
開畦種藥滿西疇,未就丹砂已白頭。贈我雄文如九鼎,輸君奇字擅千秋。蓬山海外空懸夢,雞犬云中獨倚樓。遙望榕溪通桂水,相將同泛五湖舟。
秋臺袍笏際明時,幼學功夫肯自疑。白日妖狐正當道,朝陽彩鳳獨鳴岐。忘身苦為蒼生計,特詔還蒙圣主知。天北天南云樹渺,相逢今日慰相思。
應對須恭謹,言言罔不祗。父呼唯無諾,長問遜為辭。
四縣既序,簫管既舉。堂獻六瑚,庭萬八羽。先王有典,克禋皇祖。不顯洪烈,永介休祜。
芙容肌肉綠云鬟,幾許幽情欲話難。聞說春來倍惆悵,莫教長袖倚欄桿。
亂蟬衰草,對斜影堪憶,黃州風物。公瑾江山前后賦,又道東坡赤壁。人去難尋,月明誰共,酒熨胸中雪。清游能仿,幾家詩句稱杰。公后八百余年,臨河問水,趁仙舟先發。萬里風煙天未隔,涼袂秋光明滅。明閘澌清,黯鴻饑晚,今古愁量發。留云圖夢,有人珍重年月。
草草相逢傍綠莎,匆匆又復唱驪歌。眼明北海情如此,心逐南宮老奈何。射雉臺旁秋水闊,峭帆亭上柳枝多。殷勤折贈憐同調,勉擬乘槎一溯波。
林亭足懷抱,蘭室長清幽。隨以地欣得,暢然天與游。會當暫觀察,一述古風流。無事及娛樂,情遷因短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