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三 題周寶蹬坐月浣花圖
放誕文君,風流樊素。殢人更在倉庚妒。
武昌新柳自青青,生憎隔岸晴川樹。
歡暈紅凝,愁眉綠聚。幽情難向狂夫訴。
莫攜此卷渡江來,津頭有個興風雨。
放誕文君,風流樊素。殢人更在倉庚妒。
武昌新柳自青青,生憎隔岸晴川樹。
歡暈紅凝,愁眉綠聚。幽情難向狂夫訴。
莫攜此卷渡江來,津頭有個興風雨。
像卓文君般放誕,似樊素般風流,那迷人模樣連黃鶯都嫉妒。武昌新柳自然青青,卻討厭隔岸那晴川之樹。歡樂時紅暈凝在臉上,憂愁時眉頭緊鎖,這幽情難以向狂放的夫君傾訴。不要帶著這畫卷渡江而來,渡口有能興風作雨的人。
放誕文君:卓文君行為放誕不羈,這里借指畫中女子。
風流樊素:樊素是白居易家的歌姬,以美貌風流著稱。
殢(tì)人:迷人。倉庚:黃鶯。
生憎:最恨,極其厭惡。
歡暈紅凝:歡樂時臉上泛起紅暈。
愁眉綠聚:憂愁時眉頭緊鎖。綠,指眉毛。
狂夫:這里指女子的丈夫。
津頭:渡口。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作者看到周寶蹬的《坐月浣花圖》后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風氣較為開放,文人雅士喜好題畫寄情,作者通過此詞描繪畫中女子形象與情感。
此詞主旨是描繪畫中女子的風情與愁緒。特點是用典巧妙、借景抒情,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題畫詞的特色。
青山當戶牖,雪后非吾有。為問謝家池,綠波還在否。
春樹留殘葉,晴峰帶宿嵐。滁陽山水秀,人道似江南。
翠崦參差合,疏林隱映開。白云生野水,樹色掩樓臺。釣艇煙中去,菱歌江上來。山陰未可到,賀監幾時回。
背郭樓成到碧虛,何人堪作上頭居。金砂久秘神仙箓,玉笥新藏太史書。漢署幾年違侍從,洛陽三入待公車。酒闌卻憶瀛洲侶,黃鵠天風萬里馀。
寶扇初開雉影圓,雞人唱徹聽臚傳。兩京云集千官擁,萬國春從一氣先。酒進玉杯承湛露,樂當金闕奏鈞天。小臣際遇慚無補,愿擬南山頌萬年。
落日安陵上,荒蕪望薊丘。風沙無晝夜,家室此淹留。江漢悲多故,干戈賦遠游。河清是何日,吾志欲東周。
憶昔金閨困天梏,乞身還山思維谷。頻年藜藿口不充,況復呻吟臥床褥。生子當如孫仲謀,豚犬區區但口腹。于乎天時人事兩不值,我生安命而已矣。
明海稽山兩道民,轉從詞筆弄精神。老夫自是前車轍,不二門中好立身。
白沙蕩擊夜膠舟,力盡篙工始入流。羈客西來窺禹跡,舵師雨立似秦優。半山云霧宣公墓,萬古英風蔓子頭。勝跡飽聞留未得,虎須灘上望忠州。
葫蘆園內綠天春,花影繽紛是比鄰。百艷千芳皆不顧,惟依九畹憶前身。
日落應門閉,愁思百端生。況復昭陽近,風傳歌吹聲。寵移終不恨,讒枉太無情。只言爭分理,非妒舞腰輕。
雪里薊門樹,北風鴻雁寒。故人五載別,逼歲一書看。拙宦謀誰長,浮名損自寬。論心竟何日,天地轉艱難。
山上有山未還家,日日望斷金犢車。湖陰剩種宜男草,直待郎歸始著花。
漠漠黃云塞草低,南人空說翠輿歸。孤臣淚盡仍嘗膽,白首江湖雁北飛。
塵榻昏昏睡未醒,床頭腷膞老雞聲。年來學道多晨起,免聽城頭畫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