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 其七 輕肥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或將軍。誇赴軍中宴,走馬去如云。
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或將軍。誇赴軍中宴,走馬去如云。
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驕縱跋扈的氣勢充滿道路,鞍馬的光芒照亮了塵土。請問這些是什么人?人們說是宮廷里的內臣。佩朱紱的都是大夫,系紫綬的有的是將軍。他們夸耀著趕赴軍中的宴會,快馬奔馳像云一樣。酒樽里滿是美酒,桌上擺滿了水陸的珍饈。掰開洞庭的橘子,切著天池的魚。吃飽了心里泰然自若,喝足了酒氣更加囂張。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
輕肥:指輕裘肥馬,代指達官貴人。
內臣:指宦官。
朱紱(fú):紅色的系印絲帶,指高官。
紫綬:紫色的系印絲帶,也指高官。
尊罍(léi):泛指酒器。
九醞:一種經過多次釀造的美酒。
八珍:泛指珍饈美味。
擘(bò):掰開。
膾:細切的魚肉。
這首詩創作于唐憲宗元和初年,當時宦官專權,他們憑借皇帝的寵信,生活極度奢靡。而同時期江南地區遭遇旱災,百姓生活困苦。白居易目睹這種社會現實,創作此詩以揭露社會的不平等。
此詩主旨是揭露宦官的驕奢淫逸和社會的貧富懸殊。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通過強烈反差震撼人心。在文學史上,它是白居易諷喻詩的代表作之一,對后世反映社會現實的詩歌創作有重要影響。
記得相逢一笑迎,親承指教夜談兵。 才兼文武無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眥須欲動,模糊熱血面如生。 背人痛極為私祭,灑淚深宵哭失聲。
公車猶記昔年情,萬里從我塞上征。 牧圉此時猶捍御,馳驅何日慰升平? 由來友愛鐘吾輩,肯把須眉負此生? 去住安危俱莫問,燕然曾勒古人名。
四十年來過半身,望中祇樹隔紅塵。 如今著足空王地,多悔從前學殺人。
妾家越水邊,搖艇入江煙。既覓同心侶,復采同心蓮。 折藕絲能脆,開花葉正圓。春歌弄明月,歸棹落花前。
梅花謝后櫻花綻,淺淺勻紅。試手天工。百卉千葩一信通。 余寒未許開舒妥,怨雨愁風。結子筠籠。萬顆勻圓訝許同。
開隨律琯度芳辰。鮮艷見天真。不比浮花浪蕊,天教月月常新。 薔薇顏色,玫瑰態度,寶相精神。休數歲時月季,仙家欄檻長春。
節物推移。青陽景變,玉琯灰飛。彩仗泥牛,星球雪柳,爭報春回。 絲金縷玉幡兒。更斜裊、東風應時。宜入新春,人隨春好,春與人宜。
人生如寄耳,世態逐時移。浮名薄利能幾,方寸漫交馳。粗足生涯隨分,到眼風光可樂,終不羨輕肥。有志但長嘆,無路且卑飛。恨年華,何去速,又來遲。綠蔭濃映池沼,縠浪皺風漪。囀午鶯聲睍睆,滾地楊花飄蕩,愛景惜芳卮。此意誰能解,一笑任春歸。
香滿千巖,芳傳叢桂,小山會詠幽菲。仙姿冷淡,不奈此香奇。翠葆層層障日,深愛惜、早被風吹。秋英嫩,夜來露浥,月底半離披。 誰知。清品貴,帶裝金粟,韻透文犀。與降真為侶,羅袖相宜。寶鴨休薰百濯,清芬在、常惹人衣。姮娥約,廣寒宮殿,留折最高枝。
麗譙吹角,漸疏星明澹,簾篩殘月。裊裊霜飆欺翠袖,飛下一庭香雪。半面妝新,回風舞困,此況真奇絕。桄榔林里,蘇仙偏感華發。休怨時暫飄零,玉堂清夢,不惹閑蜂蝶。好似王家叢竹畔,乘興山陰時節。剪水無情,閬風歸去,認使芳心歇。和羹有待,憑時身到天闕。
十月南閩未有霜。蕉林蔗圃郁相望。壓枝橄欖渾如畫,透甲香橙半弄黃。 斟錄醑,泛滄浪。白沙翠竹近溫湯。分明水墨山陰道,只欠冰谿雪月光。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妙義傳天臺,迷云凈如掃。 初終雖五時,修短自三草。 結隱非此峰,獲藏亦珍寶。 秋來月正圓,獨照松已老。
大聲扣洪鐘,萬里來彤庭。 鳥閑棲影重,星淡云氣清。 余音繞巖壑,林葉如回驚。 有客發深省,塵耳非謾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