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屯莊監秤六言三首 其一
讀書不執箋注,治生奚用豐財。
詩吟一首兩首,酒飲三杯五杯。
石田茅屋無恙,不與亂生蒼苔。
讀書不執箋注,治生奚用豐財。
詩吟一首兩首,酒飲三杯五杯。
石田茅屋無恙,不與亂生蒼苔。
讀書不執著于箋注之學,謀生也不需要太多錢財。偶爾吟誦一兩首詩,隨性地喝上三五杯酒。石田和茅屋安然無恙,沒有因戰亂而長滿青苔。
箋注:對古書的注釋。
治生:謀生,經營家業。
豐財:多財,富有。
石田:多石而不可耕的田,也泛指田地。
亂:戰亂。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杜甫曾在東屯居住,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戰亂頻繁。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選擇一種簡單、自在的生活方式,這首詩便是他這種生活狀態和心境的體現。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戰亂的不滿。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甫詩歌風格的另一面,豐富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形象。
一點靈光,因形降、來居心竅。本玄玄幽微,朗朗晃耀。只為貪生多愛欲,漸教習性忘真妙。算不如、直下早收頭,回光照。悟真機,存三要。煉銀鉛,燒金銚。這復命歸根,虎龍吟嘯。海底風生鐵馬馳,山頭月落金雞叫。三年九載整工夫,超塵表。
猛思身世事,四十七年無。鶴發俄然在,鸞飛久已殂。二兒化成土,六女掠為奴。只有南冠在,何妨是丈夫。
月出東城光皎然,踏歌歸去馬翩翩。風塵醉別三秋暮,鄉土交情十載前。俠氣早聞探虎穴,壯心時為舞龍泉。長安九陌煙花地,無事飄零又一年。
路遠無倦蹄,天長無倦翼。千里始停御,九萬方一息。未騁康莊途,終當受銜勒。未能摶扶搖,安得惜羽翮。之子腰裊姿,兼負鹍鵬力。行將垂青云,非久困槽櫪。一去登天閑,且向南冥適。飛騰自有期,臨岐免悽惻。
野涉來南岸幘時,我方為掾久追隨。爐熏柳葉同清話,酒嚼梅花幾賦詩。別后京華才一見,病馀山寺謾相期。為公一慟今踰紀,當日交游在者誰。
買酒割雞祠社后,踏歌搥鼓鬧清明。柔桑葉長蠶苗出,從此關門禁客行。
茅舍槿籬溪曲,雞犬自南自北。菰葉長,水葒開,門外春波漲淥。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
籬菊新黃百草枯,天涯相憶共朝晡。一緘秀句題鈐閣,千里虹光射鏡湖。致主有才淹老守,全身無策笑庸夫。喜聞述職行將近,幾日風帆過直沽。
一痕春澹澹,最早到妝臺。風影隔簾動,心花對鏡開。分明枝上雪,疑是隴頭梅。佳夢期人約,共攜深淺杯。
紙錢吹掛樹枝風,積李崇桃白間紅。但見牛羊上丘壟,忽看禾黍出蒿蓬。
朱幡翠幌在蘭舟,綠水澄潭寫我憂。云破樓臺明曉日,筵開簫鼓競中流。煙中檞徑藏山寺,蘋際菱歌起釣洲。古木蘇堤頻悵望,看君為政繼前修。
東出昭關日,倉皇去路遙。漁人憐贈劍,市吏識吹簫。楚郢鞭荒墓,吳江起怒潮。因思臣子節,千古一魂消。
百戰曾經七尺軀,先登親奪繡蝥弧。知君不用尚書貴,夜夜青天泣灌夫。
忽憶曾來蜑子船,煙波萬頃對安眠。向來親切渾拋卻,卻聽傍人名字傳。
萬方既寧謐,二老亦興起。皇風播九州,賢路隘百里。錢唐雖古邑,人民半凋毀。持危與扶顛,非公疇可倚。胡為移他邑,又使風俗美。貳丞何人斯,譜乘自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