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八九月讀書題詞十五首 其六 陳杜沈宋集
陳杜經思沈宋才,
有唐詩格此胚胎。
問年三百饒工律,
坐見諸賢揖讓來。
陳杜經思沈宋才,
有唐詩格此胚胎。
問年三百饒工律,
坐見諸賢揖讓來。
陳、杜二人精于構思,沈、宋富有才華,唐詩的格律在他們這里開始孕育。算來歷經三百年愈發精通格律,眼看著各位賢才謙遜有禮地相繼出現。
陳杜:指初唐詩人陳子昂和杜審言。
經思:精心構思。
沈宋:指初唐詩人沈佺期和宋之問,他們對唐代近體詩的定型起了重要作用。
饒:多、豐富。
揖讓: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這里表示賢才們相繼出現、彼此尊重。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標題可知是作者在壬子年八九月讀書時所作。當時作者研讀陳、杜、沈、宋等人的詩集,有感于初唐詩人對唐詩格律的開創之功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肯定初唐陳、杜、沈、宋等詩人對唐詩格律的奠基作用。其特點是簡潔概括地展現唐詩發展脈絡。在文學史上,它有助于人們認識初唐詩歌在唐詩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夜來酒醒清無夢,愁倚闌干。
露滴輕寒。雨打芙蓉淚不干。
佳人別后音塵悄,瘦盡難拼。
明月無端。已過紅樓十二間。
不比尋常三五夜,萬家齊望清輝。爛銀盤透碧琉璃。莫辭終夕看,動是隔年期。
試問嫦娥還記否,玉人曾折高枝。明年此夜再圓時。合開東府宴,身在鳳凰池。
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斂芳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欄。天淡云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冷艷幽香奇絕。粉金裁雪。無端又欲恨春風,恨不解、千千結。
曲檻小池清切。倚煙籠月。佳人纖手傍柔條,似不忍、輕攀折。
雁塞說并門。郡枕西汾。山形高下遠相吞。古寺樓臺依碧嶂,煙景遙分。
晉廟鎖溪云。簫鼓仍存。牛羊斜日自歸村。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淺霜侵綠。發少仍新沐。冠直縫,巾橫幅。美人憐我老,玉手簪黃菊。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蜂蝶亂,飛相逐。明年人縱健,此會應難復。須細看,晚來月上和銀燭。
溪聲急。無數落花漂出。
燕子分泥蜂釀蜜。遲遲艷風日。
須信芳菲隨失。況復佳期難必。
擬把此情書萬一。愁多翻閣筆。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來不識愁味。問愁何處來,更開解個甚底。
萬事從來風過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喚做、展卻眉頭,便是達者,也則恐未。
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歡游勝如名利。道即渾是錯,不道如何即是。
這里元無我與你。甚喚做、物情之外。若須待醉了、方開解時,問無酒、怎生醉。
南苑吹花,西樓題葉,故園歡事重重。憑闌秋思,閑記舊相逢。幾處歌云夢雨,可憐便、流水西東。別來久,淺情未有,錦字系征鴻。
年光還少味,開殘檻菊,落盡溪桐。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風。此恨誰堪共說,清愁付、綠酒杯中。佳期在,歸時待把,香袖看啼紅。
漏新春消耗,柳眼微青,素梅猶小。簾幕輕寒,引爐煙裊裊。
鳳管雍容,雁箏清切,對綺筵呈妙。此際歡虞,門庭自有,輝光榮耀。
慶事難逢,世間須信,八十遐齡,古來稀少。況偶佳辰,是桑弧曾表。
滿奉金觥,暫停牙板,聽雅歌精禱。惟愿增高,龜年鶴算,鴻恩紫詔。
暑籠晴,風解慍。雨后馀清,暗襲衣裾潤。一局選仙逃暑困。笑指尊前、誰向青霄近。
整金盆,輪玉筍。鳳駕鸞車,誰敢爭先進。重五休言升最緊。縱有碧油,到了輸堂印。
高閣對橫塘。新燕年光。柳花殘夢隔瀟湘。綠浦歸帆看不見,還是斜陽。
一笑解愁腸。人會娥妝。藕絲衫袖郁金香。曳雪牽云留客醉,且伴春狂。
枝上葉兒未展。已有墜紅千片。春意怎生防,怎不怨。
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帳,和嬌艷。移在花叢里面。
請君看。惹清香,偎媚暖。愛香愛暖金杯滿。問春怎管。
大家拼、便做東風,總吹交零亂。猶肯自、輸我鴛鴦一半。
溪山掩映斜陽里。樓臺影動鴛鴦起。隔岸兩三家。出墻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寒催酒醒。曉陌飛霜定。背照畫簾殘燭影。斜月光中人靜。
錦衣才子西征。萬重云水初程。翠黛倚門相送,鸞腸斷處離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