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初夏四首 其三
長歌裊裊插秧天,小傘翻翻入市船。
高棟巢乾初乳燕,綠槐陰密已鳴蟬。
只言末俗人情惡,未廢先生日晏眠。
推枕起來閑弄筆,銅蟾手自挹寒泉。
長歌裊裊插秧天,小傘翻翻入市船。
高棟巢乾初乳燕,綠槐陰密已鳴蟬。
只言末俗人情惡,未廢先生日晏眠。
推枕起來閑弄筆,銅蟾手自挹寒泉。
悠長的歌聲在插秧時節裊裊回蕩,小傘在駛向市集的船上翻動。高大的房屋梁上鳥巢已干,雛燕剛剛孵出,綠槐枝葉茂密,已有蟬鳴。只說如今世風日下人情淡薄,卻不妨礙先生我依舊在午后安然入眠。推開枕頭起身閑來握筆,親手從銅蟾中舀取寒泉。
裊裊:形容歌聲悠揚。
高棟:高大的房屋梁棟。
初乳燕:剛剛孵出的雛燕。
末俗:指末世的不良風俗。
晏眠:晚起,遲睡。
銅蟾:銅制的蟾蜍形器物,可能用于盛水。
挹:舀取
此詩可能創作于陸游晚年隱居山陰時。當時社會政治黑暗,世風日下,但詩人選擇幽居鄉間,遠離塵世紛擾,在寧靜生活中尋求內心的平和。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幽居生活的閑適與對世俗的超脫。其特點是將鄉村之景與個人心境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題材的豐富性,展現他對日常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與感悟。
真功那復嘆蒸沙,靜笑饑腸日夜嘩。老褐不須供茗粥,朝餐吾已辦丹霞。
乍見清池映曉妝,驚看池面貼殘芳。武陵溪上春風暗,杜曲園中夜雨狂。綠葉成陰空自媚,紅英落盡尚馀香。含情最恨東君惡,不向人間理斷腸。
雨送微涼入小軒,日高深樹聽禽言。松崖花落蜂成蜜,芝圃苗肥鶴引孫。黃卷暗銷閒歲月,青山宜問好田園。疏檐清簟琴觴靜,時有高人訪蓽門。
蜀吳舟楫檻前經,萬里鄉心杳不扃。莫問興亡異時事,滿川斜日下空庭。
冬暖梅花早,前庭如月輝。北人歸欲盡,不用惜花飛。
侵晨出郭喜聯鑣,馬首人家入望遙。云暝孤城微見堞,雪消春水欲平橋。山田鳴雉麥猶短,野箔初蠶桑未條。經國有謀勞相度,議將封事上清朝。
芙蓉為畫錦為囊,刀箸銀瓢揔系將。已是三回沾御賜,每隨天仗佩恩光。
自喜身無事,乘春但種花。時時游野墅,往往宿僧家。入竹新尋筍,燃鐺旋煮茶。趨朝十里路,來往不嫌賒。
為說江南勝,豪華異往年。波濤揚子夕,風雨秣陵天。歲苦兵間賦,春荒戰后田。都門遲飛挽,何處泊吳船。
小家碧玉,出何山何洞。綠毳茸茸一身擁。似翠云裘樣,青草湖邊春水活,一色波痕微動。千年曾否歷,兔角微言,一例如來醒塵夢。俏影混苔衣,刮不成氈,合留作坡仙清供。笑夫婿何須嫁金龜,配倒掛桐花,可人么鳳。
鰲山東面海浮空,日出扶桑照海紅。浩渺碧波千萬里,盡成金色滿山東。
甲子初秋柳宿乖,皇天無雨只空雷。正當七月初三夜,帝勸長星酒一杯。
聞道孫家別業新,招呼諸子共尋春。紅韜瘦藟花初動,黃染輕梢柳未勻。興況便為生意好,風光殊比畫圖真。何當對此常無事,慰我年來老病身。
歸來臥起有馀適,老去消磨無雜緣。門外不知何歲月,夢中亦覺在云泉。千年高道誰酬價,一世清閑我賣錢。安得道人江北去,此詩先錄寄師川。
馀甘齒頰。酒□半酣,漏聲頻促。月下傳呼,風前摻別,無因留客。丁寧玉筍磨香,為料理、十分醒著。后會何時,前歡未盡,明朝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