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題四首 其三
忽忽年光逝,悠悠世事非。
曉猶明績火,晝永啟漁扉。
施食禽魚熟,疏溝杞菊肥。
寂寥何所嘆,父子自相依。
忽忽年光逝,悠悠世事非。
曉猶明績火,晝永啟漁扉。
施食禽魚熟,疏溝杞菊肥。
寂寥何所嘆,父子自相依。
匆匆歲月流逝,世間之事已大不相同。清晨還能看見績麻的火光,白晝漫長便打開漁門。施舍給禽魚的食物已煮熟,疏通溝渠后杞菊長得很肥美。雖生活寂寥又有何可嘆,父子相互依靠便足矣。
忽忽:形容時間過得快。
悠悠:形容眾多、紛繁。
績火:夜晚績麻的燈火。
晝永:白晝漫長。
漁扉:漁戶的門。
施食:給禽魚投放食物。
杞菊:兩種野菜。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處于隱居生活中,歷經世事滄桑后,選擇與家人在鄉村過著寧靜的日子。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詩人借此表達對平靜生活的追求和珍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安然自適,突出特點是質樸的語言和寧靜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獨特感悟,豐富了田園詩的內涵。
楚節隨恩侍紫清,棹歌聲里獨魂驚。空馀易學傳三輔,無復官名署兩京。清白已堪書太史,經綸應未了平生。相如老去人爭羨,分賜無緣及露莖。
故侶無心送酒,老翁有意留題。舊日龍山佳會,如今風雨凄凄。白發凄涼舊里,黃花冷落東籬。西望夕陽歸去,淡煙衰草堪悲。黃菊香殘夜雨,烏紗醉落秋風。回首十年舊事,亂云流水西東。
要和天作婚,要和地作嫁。且了見在身,漫講無生話。
詩人自昔身多窮,云是身窮詩乃工。太白飄零一杯酒,杜陵茅屋隨秋風。君莊采菽不盈掬,僅有新詩千萬幅。饑來一字不堪煮,猶是逢人索珠玉。年少執戟稱衛郎,軟裘快馬雙明珰。驅馳玉事出奉詔,西拂弱水東扶桑。龍光南去沖牛斗,含香曾到扶胥口。云邊曉掛洞庭帆,花時夜醉長沙酒。人間曾見墨淋漓,當時采筆生光輝。千金散盡不自惜,囊中惟喜有新詩。嗟予豈是能吟者,秋月春花渾漫寫。故園菊松已荒蕪,兩鬢蕭蕭雪盈把。君不見相如作賦家四壁,子云草玄宅一區。君莊風月固有馀,不知身世貧何如。
晏先生,惠我面。親做庖人,妙手□和軟。細細搓來成玉線。致在鍋中,水火同烹煉。覺馨香,成美膳。四個平分,各各無深淺。欲要充饑須九轉。飽后云游,處處行方便。
我有一寸綆,能汲萬古泉。無人同此意,閒看水中天。
大海茫茫吞淮濟,浸地稽天渺無際。岱宗峨峨表八殥,篤生我公真名世。津門治餉關治兵,籌軍儲國多血誠。但聞壁壘一時變,狡奴不敢驅長旌。御史執法百寮率,矯矯人中推屈軼。神羊觸邪邪屏藏,簪筆生風霜凜粟。東南倚命惟司徒,心計猶稱晁大夫。言念財貨稱泉府,泉流出入宜均輸。舊額逋借外者竭,積蠹耗蝕內者渫。楚賦之波逝不還,旁竇新增堤亦穴。一一裁量奏帝閶,帝意從之若靡遑。直令衰薾色漸起,又復三殿亟輸將。正爾明廷勤借箸,公忽抽簪賦歸去。去矣當如蒼生何,道路驚傳胡太遽。慚予駑鈍蒙驅拂,辱比參苓成藥物。顧今感激豈私恩,所為廟廊思黼黻。江湖廟廊故相關,鴻飛遵渚公其還。天為保厘屬元老,太傅豈得淹東山。吁嗟乎太傅豈得淹東山。
菰葉臨風,藕花過雨,水鄉處處鳴蛩。晚霞如綺,獨步暮煙中。幾處黃昏院落,吳儂語、其樂融融。微風軟,無猜兩小,屋角逗秋蟲。匆匆。殘夏盡,園蔬綠嫩,金蟹肥濃。正酒酣人醉,談笑從容。不問霜秋漸近,稱快意、詩酒相從。誰人識,冰心素潔,籬畔一陶翁。
劍水庭闈底處,苕溪水月彌深。綠草年年離恨,白云日日歸心。
與君今日混風塵,明發生涯各自新。何限吳山何限色,不將名姓借時人。
少年襄陽地,來往襄陽城。城中輕薄子,知妾解秦箏。
萬里歸來一老身,百年情事始能伸。何須浪說遼陽鶴,不及山陰子母親。
日斜一路紅闌干,日落四山蒼翠寒。云深不見招提處,一聲兩聲起林端。遙度前溪聲欲絕,溪上漁舟撐未歇。眾鳥棲定樹頭云,一僧歸踏松間月。
嫵媚驪山秀,瀠紆渭水流。天寒池上暖煙浮。可惜氤氳瓊液,未解浣離愁。安祿胡兒性,張楊愛國謀。兵爭兵諫不相侔。一個辜恩,一個促同仇。一個華清池水,水上有戈矛。
蕭疏霜鬢不堪簪,冷月靈簫夢欲喑。腹笥漸空詩意窘,心燈如晦世緣深。魚箋意在無題賦,雁柱魂消變徵音。贏得此生留往跡,春風春雨任晴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