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吉永嘉蘇太古同游金華洞夜宿鹿田寺用杜陵山館詩韻以贈
攜手登山處,
山高風露寒。
共來巖壑里,
別去海云端。
意重言難足,
更深語未闌。
相期最高處,
志見兩俱安。
攜手登山處,
山高風露寒。
共來巖壑里,
別去海云端。
意重言難足,
更深語未闌。
相期最高處,
志見兩俱安。
我們攜手登上山的地方,山勢高峻,風里帶著露水的寒意。一同來到巖石山谷之間,離別時仿佛在海云之端。情誼深重言語難以盡述,夜已深仍有說不完的話。相約要登上最高處,彼此志向契合,內心都安寧。
初吉:古代稱農歷每月初一至初七為初吉,此處指九月初。
巖壑:巖石與山谷,代指山林幽深處。
語未闌:話語未盡,指交談持續很久。
相期:彼此約定、相約。
志見:志向顯現,此處指兩人志向契合。
此詩創作于九月初,作者與友人蘇太古同游金華洞,夜宿鹿田寺時,以杜甫《山館》詩的韻腳為基礎創作,旨在贈予友人以表同游之誼與志向相契之情。
全詩通過記錄與友人同游、夜談的細節,展現了深厚的友情與志向契合的欣慰。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贈別抒情詩,突出了“志同則心安”的核心主題。
羊城僻地筑幽居,幸得壺山僅畝馀。苔徑不嫌車馬跡,蕓窗常對圣賢書。吾伊聲歇猶思索,燈火光殘尚卷舒。經濟學成當大用,問君出處意何如。
月下當時槳,景共情漪浪。拼卻被春籠,碧湖頹不東。花傘斷橋我,憶雪衣如火。舊事酒封泥,雨敲心鼓齊。
扶病來城郭,棲遲又幾年。炎涼驚節變,榮悴與時遷。掉臂人趨市,駢頭蟻慕膻。回觀衰冷地,古灶不生煙。
西源好,幽徑不成斜。山谷隱連無改色,池塘空靜默無瑕。人釣水之涯。仙舫小,人欲盼君家。歸棹日回如覽鏡,放船星落似乘槎。風雨亂寒沙。
心惟動與靜相乘,當靜之時乃動源。所以功夫先要靜,動而無靜體難全。
夜半海潮音,松風竅天籟。我亦從中證,非惟觀自在。
青草池邊綠樹枝,晴空白日飏游絲。湘簾半卷飛花入,正是午風吹客時。
落葉下河津,蕭蕭旅雁賓。管弦愁送客,風月憶歸人。舊國蒼山遠,秋衣白露新。琴邊有流水,聊與滌淄塵。
雙垂韎韐繡鸂鶒,金羈馬頭雪花白。秋星乍稀承明廬,慷慨遺策長安陌。城社已見狐鼠空,關山要令豺狼辟。今為頗牧出中禁,豈但汲衛誇揖客。飛書再看魯仲連,奏記不數崔亭伯。匈奴祭馬秋欲動,連峰蔽天朔塞赤。六郡材官三十萬,一一翹關衽金革。期門募士身若飛,屬國降番鬣如磔。此輩自昔稱英強,見敵雖多慣局蹐。時時大官出銀幣,往往宿將甘巾幗。嗚呼主上恩不薄,忍使驕敵猶充斥。君行帥府青天高,揮檄霜寒凈沙磧。安得一騎馳王庭,為君預掃燕然石。
碧陰涼至自開帷,夢破過從近有誰。香片亂飛都不掃,入懷翻愛是風姨。
衰年仍賃廡,不與隱居同。萬瓦有情雨,一樓無價風。妙辭沉硯黑,涼夢入燈紅。吟罷胡床臥,雞聲檐溜中。
柏根翻動一爐香,白足高僧禮梵王。還了十方行腳債,卻來山頂放圓光。
鯽魚解相即,鮒魚解相附。阿歡獨何為,一去不回顧。
簾幕輕寒,斷腸漸入東風片。游絲千線。難挽離愁半。小立回廊,劃損雕欄面。春誰見。梅花開遍。煙鎖深深院。
翰苑鑾坡日月邊,五更聯轡共朝天。獨封青簡收金匱,去傍云林作散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