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虛
阿母親教學步虛,
三元長遣下蓬壺。
云韶韻俗停瑤瑟,
鸞鶴飛低拂寶爐。
阿母親教學步虛,
三元長遣下蓬壺。
云韶韻俗停瑤瑟,
鸞鶴飛低拂寶爐。
母親親自教授我學習步虛仙曲,三元神仙常常被派遣下凡到人間。云韶之樂俗氣太重,使得瑤瑟停止彈奏,鸞鶴低低飛過,輕拂著寶爐。
步虛:指道家誦經禮贊時的一種曲調。
阿母:母親。
三元:道教所尊的天官、地官、水官。
蓬壺:即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云韶:宮廷音樂。
瑤瑟:用美玉裝飾的瑟。
鸞鶴:傳說中仙人所乘的神鳥。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內容看,應與道教文化盛行的時代背景有關。在古代,道教受到不少人的信仰和推崇,詩人可能受此影響,對道教的神仙世界充滿向往,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道家的神秘與美好。其特點是意境空靈,充滿奇幻色彩。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道教文化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秔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哀哉徇名士,沒命求所難。
銀生楚山曲,金生鄱谿濱。
南人棄農業,求之多苦辛。
披砂復鑿石,矻矻無冬春。
手足盡皴胝,愛利不愛身。
畬田既慵斫,稻田亦嬾耘。
相攜作游手,皆道求金銀。
畢竟金與銀,何殊泥與塵。
且非衣食物,不濟饑寒人。
棄本以趨末,日富而歲貧。
所以先圣王,棄藏不為珍。
誰能反古風,待君秉國鈞。
捐金復抵璧,勿使勞生民。
嘉陵江岸驛樓中,江在樓前月在空。
月色滿床兼滿地,江聲如鼓復如風。
誠知遠近皆三五,但恐陰晴有異同。
萬一帝鄉還潔白,幾人潛傍杏園東。
何處生春早,春生漫雪中。
渾無到地片,唯逐入樓風。
屋上些些薄,池心旋旋融。
自悲銷散盡,誰假入蘭叢。
有鳥有鳥毛羽黃,雄者為鴛雌者鴦。
主人幷養七十二,羅列雕籠開洞房。
雄鳴一聲雌鼓翼,夜不得棲朝不食。
氣息榻然雙翅垂,猶入籠中就顏色。
陰深山有瘴,濕墊草多蝱。
眾噬錐刀毒,群飛風雨聲。
汗粘瘡痏痛,日曝苦辛行。
飽爾蛆殘腹,安知天地情。
棲棲遠方士,讀書三十年。業成無知己,徒步來入關。
長安多王候,英俊競攀援。幸隨眾賓末,得廁門館間。
東合有旨酒,中堂有管弦。何為向隅客,對此不開顏。
富貴無是非,主人終日歡。貧賤多悔尤,客子中夜嘆。
歸去復歸去,故鄉貧亦安。
蒙蒙竹樹深,簾牖多清陰。
避日坐林影,余花委芳襟。
傾尊就殘酌,舒卷續微吟。
空際飏高蝶,風中聆素琴。
廣庭備幽趣,復對商山岑。
獨此愛時景,曠懷云外心。
遷鸎戀嘉木,求友多好音。
自無瑯玕實,安得蓮花簪。
寄之二君子,希見雙南金。
司馬子微壇上頭,與君深結白云儔。
尚平村落擬連買,王屋山泉為別游。
各待陸渾求一尉,共資三徑便同休。
那知今日蜀門路,帶月夜行緣問囚。
清晨颒寒水,動搖襟袖輕。
翳翳林上葉,不知秋暗生。
回悲鏡中發,華白三四莖。
豈無滿頭黑,念此衰已萌。
私家無錢爐,平地無銅山。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
錢力日已重,農力日已殫。賤糶粟與麥,賤貿絲與緜。
歲暮衣食盡,焉得無饑寒。
吾聞國之初,有制垂不刊。庸必算丁口,租必計桑田。
不求土所無,不強人所難。量入以為出,上足下亦安。
兵興一變法,兵息遂不還。使我農桑人,顦顇畎畝間。
誰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權。復彼租庸法,令如貞觀年。
何處生春早,春生霽色中。
遠林橫返照,高樹亞東風。
水凍霜威庇,泥新地氣融。
漸知殘雪薄,杪近最憐叢。
乍可為天上牽牛織女星,不愿為庭前紅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見,相見故心終不移。
那能朝開暮飛去,一任東西南北吹。
分不兩相守,恨不兩相思。
對面且如此,背面當可知。
春風撩亂伯勞語,況是此時拋去時。
握手苦相問,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決絕,妾意已參差。
借如死生別,安得長苦悲。
有鳥有鳥名鷂雛,鈴子眼睛蒼錦襦。
貴人腕輭憐易臂,奮肘一揮前后呼。
俊鶻無由拳狡兔,金雕不得擒魅狐。
文王長在苑中獵,何日非熊休賣屠。
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燒云。
自顧生無類,那堪毒有群。
搏牛皮若截,噬馬血成文。
蹄角尚如此,肌膚安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