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寄寇元弼王文舉十首 其二 過碧蘆軒
東軒美風月,
詩酒伴歡呼。
昨日墻陰過,
依依見碧蘆。
東軒美風月,
詩酒伴歡呼。
昨日墻陰過,
依依見碧蘆。
東邊的軒閣有美好的風光,詩酒相伴眾人歡呼雀躍。昨日從墻的背陰處經過,戀戀不舍地看到了碧綠的蘆葦。
東軒:東邊的軒閣,指碧蘆軒。
美風月:形容風光美好。
墻陰:墻的背陰處。
依依:留戀、戀戀不舍的樣子。
碧蘆:碧綠的蘆葦。
此詩為作者寄懷友人之作。碧蘆軒或是作者與寇元弼、王文舉昔日聚會之處,詩中通過重經舊地(墻陰)時見碧蘆的細節,觸發對往昔東軒詩酒歡聚的回憶,故寄詩以表懷念。
全詩以日常場景入筆,通過東軒歡宴與墻陰見蘆的片段,含蓄傳遞對友人的思念。語言簡練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宋代文人寄懷詩質樸親切的特點。
慣識無心有海鷗,行藏須向古人求。
皋陶一死隨神禹,孟子平生學圣丘。
雕篹想陪清廟食,玉杯應從裕陵游。
遙瞻舊館知難報,絳帳橫經二十秋。
共月新成牓字黃,使君霜鬢未須忙。
春前臘后千回顧,天上人間一分香。
莊子夢魂休道識,太公牙齒要須嘗。
論功縱在姚黃下,果子花中合是王。
使君政事與文章,憂患平生亦備嘗。
資善故人今白發,邯鄲一夢已黃粱。
田園倚仗千株橘,花萼飄零一樹棠。
聞說異書奇字在,不妨分付與諸郎。
共拋花縣暫離群,聊伴西湖地主人。
艷粉兩應歸藻繪,香泥俱合在陶均。
雄風為借吹噓力,雌霓叨蒙激賞真。
移在洞天深處種,與誰同見八千春。
押了文書坐了衙,尋常行過祇如家。
苦無公事妨攜酒,頼有詩情得試茶。
便到五更猶有月,算來一日可無花。
垂綸更作輕鷗伴,坐看寒汀學縐紗。
一道碧琉璃,靈源杳不知。
寒通煉丹井,潤接放生池。
釣叟相從處,仙翁有到時。
徘徊無所見,月艇去猶夷。
鳥排行陣樹排衙,且喜西湖屬當家。
揚子已無騎鶴事,會稽惟有臥龍茶。
未妨春帝常為帝,須信名花始是花。
更住一年方五十,不應情味薄于紗。
市井初傳為一空,直疑伊洛謾當中。
別承仙掌非時露,剩占薰弦幾日風。
自愧霜髭難更黑,誰憐粉面不長紅。
豈惟畫史愁傳貌,兼使詩人費盡功。
誰捋花譜更刪除,妙品須教末上書。
未必楚王曾夢見,祇應青女解孀居。
行云莫向中問度,新月才成一半梳。
若使覺王今識汝,蓮花寧復并真如。
謝安攜妓是清游,玉瑩金尊十指柔。
桃自三千年結子,鼇于六萬歲更休。
猿啼謾想黃牛峽,鳳去空傳白鷺洲。
我若他年封萬戶,祇來穰下作穰侯。
來時賓客正談空,更值僧齋飯一中。
便擬商量歸慧日,豫傳消息與香風。
夏蠶三葉空余綠,秋木重花祇浪紅。
惟有此花花與子,兩曾相見是神功。
風和鵲喜就中靈,忽報軒車到驛亭。
解得禮經歸指掌,弄成詩筆勝丹青。
早年花萼光原隰,今日芝蘭滿戶庭。
聞說龍州佳闕近,蜀人先已望流星。
門鎖尋常付守衙,穿湖曾不礙民家。
慣看妙舞資豪飲,生怕清歌送好茶。
山盍飛來圍著水,春休歸去帶將花。
從教魏紫姚黃下,也合翚衣里素紗。
詩戰空懷壯士肝,未容旃旆累祁瞞。
并游曾許花含笑,孤憤今慚樹合歡。
五朵謾將春色寄,二篇還伴夜光寒。
憑君休造斑貓毒,且向三田養就丹。
令尹胸中萬斛寬,簿書堆案豈相關。
揮毫手過庖刀疾,訪勝心同止水閑。
竹日映簷光破碎,雪云開嶺翠連環。
自嗟不及匡山遠,坐對淵明祇愧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