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譚永明山人園林散步
漠漠江天霽色和,杖藜徐步聽漁歌。
繁花欲盡驚春暮,紫燕將雛逐客過。
把釣不嫌生計拙,浪吟剛是老來多。
閒身恰稱清涼界,十載菟裘鎖薜蘿。
漠漠江天霽色和,杖藜徐步聽漁歌。
繁花欲盡驚春暮,紫燕將雛逐客過。
把釣不嫌生計拙,浪吟剛是老來多。
閒身恰稱清涼界,十載菟裘鎖薜蘿。
廣闊的江天在雨后放晴,天氣溫和,我拄著藜杖緩緩漫步,聽著漁夫的歌聲。繁盛的花朵即將凋零,驚覺春天已到暮春;紫燕帶著幼鳥,追逐著我們飛過。我垂釣不嫌棄生計笨拙,隨意吟詩正因為年老后詩興更多。閑適的身影正適合這清涼的境地,十年來退隱的園林一直被薜荔女蘿覆蓋。
漠漠:廣闊、彌漫的樣子。
霽色:雨后初晴的景色。
杖藜:拄著用藜莖做的手杖。
將雛:帶著幼鳥。
把釣:手持釣竿釣魚。
浪吟:隨意吟誦詩句。
菟裘(tú qiú):原指退隱之地,此處指譚永明的園林。
薜蘿(bì luó):薜荔和女蘿,兩種野生植物,常代指隱者的居處。
此詩應為詩人與友人譚永明(號山人,隱者)同游園林時所作。詩中‘老來多’‘閒身’等詞暗示創作時詩人可能已屆晚年,生活閑適,與友人共賞園林景色,借散步之機抒發退隱之樂。
全詩圍繞園林散步的所見所感展開,通過暮春景致與閑適活動的描寫,展現隱者生活的自在。語言平實而富有畫面感,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淡泊生活的向往與滿足。
羊腸路險百千轉,云夢胸吞八九寬。豆飯芋羹才足欲,水邊林下即心安。
好春媚景,步屐經行舊處。繁花繞檻成行,文玉甃苔為地。時向小橋閒佇,三兩魚游,鏡沼無波起。幽篁底。峭壁蒼然自倚。片云孤秀,靜與軒窗對。臨風際。亂披翠縷,紛承露滴,恍疑山鬼。被薜含愁睇。
論世得師友,陶公乃其人。清游入夢寐,廬山真夙因。邇來二十年,浪染衣上塵。陶公已去久,歘如空中云。廬山如高士,可望不可親。坐想虎溪路,聞鐘動微顰。永懷爐峰頂,飛煙發朝曛。羨子歸故隱,茲焉畢其身。吾意久規往,當從君問津。
突然出身來,撥卻青天轉。擊破古洪濛,碎作七八片。片片生春風,散作花柳面。面面冷眼笑,何處不相見。
酪漿冷浸金盤粉。玉友浮新醞。如君真是酒中仙。一斗百篇、吟到小池蓮。清風拂拂來紈素。獨擅江南步。紅裙無用妒芳姿。且把綠羅、爭學畫長眉。
數年來、揆度在南州,今年在家山。嘆平生蹤跡,荊淮嶺蜀,多少間關。幸對園林花竹,一笑且團欒。莫憶西風夢,馳志樓蘭。贏得維摩多病,奈鬢毛剝落,步武蹣跚。神仙何處,遺我以金丹。愿明時、清平無事,放老翁、長伴白鷗閑。聊相與,桂花香里,滿酌開顏。
虎帳牙旗事未央,空教漢水管興亡。五年黃鵠磯頭客,待與何人說武昌?江哀漢怒此爭流,斷送愁人又暮秋。今日中原應失望,莫將淚眼更登樓。
流年何必共君參,九瑣青山老一庵。試檢樂天詩集看,明年半百又加三。
吾友胡少汲,結廬皖公城。灊山有小隱,背負紫翠屏。前臨一溪水,可以濯我纓。欲分青山半,留我谷口耕。信美非吾鄉,翩然遂宵征。聞君草堂處,亦復占地靈。虛檐倚蒼崖,下有玉澗鳴。樂哉不可到,因君懷友生。
問秋光、乞得一宵閑,滿引玉東西。喜親朋咸集,宴酣真樂,非竹非絲。坎止流行付分,豈盡是人為。試向君平卜,還可前知。自笑頭顱如此,奈烏輪難系,駒隙如馳。慨壯圖已矣,指地不須錐。任從渠、翻云覆雨,愿老于耕釣樂于詩。三軍事,天家自有,大將為誰。
頑絕絕頑絕,以笑為生業。剛道黑如炭,誰知白似雪。笑殺娑婆兒,盡逐光影滅。若無八角眼,豈識四方月。
鄭侯美政推仁厚。何獨高淮右。分攜令我預顰眉。只恐桐廬民望、怪來遲。一尊聊罄金蕉葉。更語半時霎。青娥羅列競消凝。閣定眼邊珠淚、做紅冰。
符山題卷墨猶新,屬國騫期語已陳。今日披圖還攔涕,侍郎名節是完人。古稱朋友以義合,義絕深悲道已孤。掃地名流今日盡,莫將故舊誤吾徒。
桂影參差。看華燈上,初已漏云隙。連旬潤雨,做一天涼意,同歡今夕。倚闌歌自適。但莫笑、杯寬量窄。重覿姮娥面,佳占似此,應許放懷得。朦朧澹煙如羃。恨清光未抵,鸞鑒新拭。吳娘善感,問幾家離聚,誰人能識。醉中殘夢醒,忍獨賞、乾坤靜碧。目斷蓬山路,才知廣寒非遠隔。
圣主精禋格,明廷對月深。元良贊宸極,盛德享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