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其一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早出向朝市,暮已歸下泉。形質及壽命,危脆若浮煙。堯舜與周孔,古來稱圣賢。借問今何在,一去亦不還。
我無不死藥,萬萬隨化遷。所未定知者,修短遲速間。幸及身健日,當歌一尊前。何必待人勸,持此自為歡。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早出向朝市,暮已歸下泉。形質及壽命,危脆若浮煙。堯舜與周孔,古來稱圣賢。借問今何在,一去亦不還。
我無不死藥,萬萬隨化遷。所未定知者,修短遲速間。幸及身健日,當歌一尊前。何必待人勸,持此自為歡。
穩固不動的是厚重的大地,永不停息的是高遠的天空。無窮無盡運行的是日月,長久存在的是山川。松柏與龜鶴,它們的壽命都有千年。可嘆萬物之中,只有人類不一樣。早晨出門去市井奔波,傍晚就已歸于黃泉。身體與壽命,脆弱得如同漂浮的煙霧。堯舜與周公孔子,自古被稱為圣賢。試問如今他們在哪里?一去就不再回來。我沒有長生不死的仙藥,最終也會隨自然變化而消逝。不確定的只是壽命長短、死亡快慢的差別。幸好趁現在身體康健,應當在酒樽前放歌。何必等待別人勸酒,以此自尋歡樂。
厚地:指大地。
下泉:黃泉,地下,指死亡。
形質:指人的身體。
隨化遷:隨著自然變化而消逝。
修短:指壽命長短。修,長;短,短。
遲速:指死亡到來的快慢。
此詩為白居易元和年間(806-820)所作《效陶潛體詩十六首》之一。時白居易任左拾遺等職,因直言敢諫屢遭排擠,對人生、生命有深刻思考。詩中模仿陶淵明田園詩的質樸風格,借自然與人生的對比,抒發對生命短暫的感悟。
詩歌以自然永恒反襯人生短暫,以圣賢消逝佐證生命無常,最終落腳于‘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既體現了對生命本質的哲思,也展現了白居易面對無常時的豁達,是中唐詩歌中探討生死主題的典型之作。
天運有盈虛,人苦不自足。已登九列階,仍顧千鐘祿。
黃鵠豈不高,中路將焉宿。所以柴桑翁,無心適華屋。
瀚海辭風波,郊居夢花竹。斂余百年身,及此未危辱。
愧君先機言,一紙百過讀。
遠駕六鰲過海瓊,瓊臺風景勝蓬瀛。四州文物均成化,千里山河屬大明。浪滾寒潮驚醉眼,花飛香雨動吟情。孤帆拔出蘇仙后,奇絕還誇在此行。
直上樓臺賞海天,天光海色浩相連。青山一發懸秋鏡,白雪千尋破曉煙。觸目勝觀留去馬,滿懷佳興重歸船。故鄉親友遙相見,疑是蓬萊出洞仙。
瓊海南來欲盡頭,壯哉奇絕在茲游。登山極目渾無地,觀海回頭總末流。梅嶺瘴開征路曉,鵝湖云盡故園秋。春風握手丹墀上,射策推君第一籌。
有客飄然不世塵,青云洞府賞芳春。桂花香里聲名舊,池草吟邊風景新。為吊蘇胡遺宦跡,卻憐趙宋謫賢人。那堪懷古悲窮達,委質須為骨鯁臣。
十日征途往復還,翻因苦旱念民艱。
獨留夕照明郊甸,盡有晴嵐帶遠山。
芳樹籠陰皆暑氣,老農揮汗尚愁顏。
誰知霖雨成何日,空望浮云去住閒。
鳳乎千古士,君但漢田郎。
老作申州客,官猶博士堂。
陪游行橐筆,起草入含香。
戢羽吾將去,分飛愧雁行。
逐波穿浪泊龍游,漁笛聲聲過客舟。午夜醒來成不寐,異鄉風月白人頭。
揚帆逐浪過江湄,白眼何曾青轉時。斗酒自娛還自笑,無邊風月有誰知。
遠看云吐吞,近見日出沒。
解駮謂須臾,迷漫翻倏忽。
山靈似知我,老興不得發。
縱使盡高深,安能造剞劂。
遙峰過雨還凝碧。一天秋色。
畫樓昨夜陡生寒,應念我、關山客。
衣上酒痕塵跡。倦途難息。
白云紅樹已銷魂,更何處、斜陽笛。
不獨江西爇瓣香,
推崇語早著蘇王。
后賢不解源流溯,
苦劃鴻溝別宋唐。
記得深閨邀女伴,相逢又早初春。愔愔小語伴黃昏。茶煙青繞榻,簾影綠于云。
行向花陰同覓句,擘箋細寫回文。最憐小妹太憨生。戲拈雙蛺蝶,替樣畫羅裙。
大風掣水水盡飛,陽侯出波阻我歸。
況復遠山銜落日,輕舟急系燕子磯。
燕子磯前一片石,危亭下瞰江水白。
神禹萬古開洪荒,蛟龍千里藏窟宅。
指點京口列三山,兀然可望不可攀。
平沙直與青冥接,遠樹但在微茫間。
我今攀蘿恣吟望,匹練襟天使心壯。
回思局促坐篷窗,敢向風姨拜佳貺。
又駐塔灣見物華,先存蔀屋重桑麻。
惠風遍拂維揚市,沛澤均沾吳越家。
作鑒道君開艮岳,長噓煬帝溺瓊花。
澆胸經史安邦用,莫遣爭能縱欲奢。
大雅今誰續,臨風淚暗彈。
一身三絕藝,十載七遷官。
馮蔣鐫新錄,冰斯訂古歡。
白門尋廢壟,宰樹夕陽寒。
綠鬢都無白發侵。醉時拈筆越精神。
愛將蕪語追前事,更把梅花比那人。
回急雪,遏行云。近時歌舞舊時情。
君侯要識誰輕重,看取金杯幾許深。
燕羽差池何處歸,
銜恩春傍主人飛。
定須借與一巢穩,
十載飄零事事非。
風旗且好岡頭看,
漢馬休論塞外期。
前日將軍劉越石,
功名不及一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