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十二 蓮蓬人
妾比芙蓉解語,郎如碧藕多思。個人憔悴倒懸時。知道無心憐子。
空洞此中無物,崛起猶昔孤支。亂頭粗服貌如斯。未必六郎相似。
妾比芙蓉解語,郎如碧藕多思。個人憔悴倒懸時。知道無心憐子。
空洞此中無物,崛起猶昔孤支。亂頭粗服貌如斯。未必六郎相似。
我好比能解人意的芙蓉,你如同碧藕心思綿密。我這般憔悴地倒懸著時,知道你已無心憐愛我。蓮蓬中間空洞無物,孤傲的莖稈依然挺立。這般蓬頭粗服的模樣,未必與六郎相似。
解語:善解人意,化用“解語花”典故,指能通人意的花。
碧藕:綠色蓮藕,此處喻指心思細膩。
倒懸:指蓮蓬成熟后自然下垂的狀態。
無心憐子:雙關,既指蓮蓬無蓮子(子),又指無心憐愛。
孤支:孤獨的莖稈,“支”通“枝”。
亂頭粗服:形容不事修飾、自然樸素的樣子。
六郎:代指以美貌著稱的人(如武則天時張昌宗),此處指世俗審美中的嬌美形象。
此詞或為借蓮喻人之作,可能反映女性在情感關系中的被動處境,或通過蓮蓬的自然姿態,表達不趨附世俗審美的品格。具體創作背景需結合作者生平,若為清代詞人所作,或與當時女性文學中借物抒懷的傳統相關。
全詞以蓮蓬為核心意象,通過描繪其憔悴、空洞的狀態隱喻被冷落的處境,又以‘亂頭粗服’的自然之姿對比世俗審美,表達堅守本真的態度,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是托物言志的小令佳作。
春園啼鳥報花開,為憶當年手自栽。對月一樽初賞罷,近風千點卻飛來。閒情夜夜悲銀管,鬢發朝朝墜鏡臺。最是東皇堪恨處,滿庭疏雨濕蒼苔。
名署皇家作重臣,姻連藩邸是天親。何曾寵辱驚方寸,只覺安危系一身。龍出匣時知氣魄,鶴臨風處想精神。金華本屬鐘靈地,況復金華殿上人。梅嶺巍巍半壁存,東西旌旆擁雄藩。總憑妙算持全粵,難怪高名動至尊。臨敵不忍游別墅,過庭惟有頷諸孫。千秋善處功名會,悟主封侯在一言。德及吾家若有私,高深山水報無期。亭頭酒熟年年醉,閣道花開日日窺。夢穩得吟春草句,露泠空濕紫荊枝。護持容我狂奴在,七尺終酬國士知。
因風作勢敲羅幌。疑聽珠環響。漫天雪影雨初晴。攙入梨花到眼不分明。飄茵墮溷時時有。往事難回百。吳綿耐冷卸征衣。逝水浮萍何處送將歸。
一忝中山守,仍班第四春。老應無所事,少尚不如人。適野愚謀短,將蕪舊產貧。須慚丈二組,羈束最慵身。
要識皇圖永,當觀藝祖初。維持今盡是,回復更何如。庸陋誰推轂,衰遲此曳裾。慚無為壽具,獨袖一編書。
赤烏寶女眩新妝,九酘霞漿肯見觴。但聽琵琶喧啄木,誰知捍撥是龍香。
自君之出矣,膏冰為誰施。思君如摘藕,中含千萬絲。
水逝花飄稔有情,凌波睇望澹盈盈。卻憐弱荇牽風轉,不厭垂楊拂棹輕。山學鴉黃當鏡立,江分鴨綠入杯平。更誰消受湖中景,十里芳莼一勺羹。
東山隨地堪作,人境結廬未喧。苔徑孤宜折屐,荊籬自止高軒。
五日一番升座,拈出現成行貨。大眾普請商量,恰是老僧罪過。
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別魂眉斂斂。蠡盞覆時天欲明,碧幌青燈風滟滟。淚消語盡還暫眠,唯夢千山萬山險。
白下通緘少,燕都見面遲。客心悲歲晚,歸路及春時。姓入山公啟,人傳水部詩。同年吾不及,相望赴前期。
銀屏夢比游絲短。蟬黛拂梳鸞鏡暖。兩蛾貪學遠山長,多少春愁盛得滿。書來不是歡期晚。縈系愁腸千萬遍。相思字字盡無憑,此后南樓休過雁。分明錦瑟妝臺畔。夢醒江南天樣遠。換成潘鬢鏡能知,瘦盡楚腰裙不管。情多莫恨相逢晚。手撚紅香珍重看。明朝刬地有東風,百盞千觴無處勸。金翅峨髻侵晨綰。沈水玉罌嫌綆短。染絲火急上春機,不待洗多紅色淺。擲梭光景催春晚。北斗掛城聞漏板。挑鸞作綬寄桃根,好與君心同冷暖。妾心宛轉機中素。郎意參差箏上柱。機花無蒂斷能連,箏雁有情飛不去。春風未許花閒住。小語牽衣空絮絮。歸期早晚問君心,羞揀鬢邊雙朵覷。云屏入夜笙歌靜。不許愁人愁里聽。燕歸花底語言工,酒到月圓時候醒。盈盈恨靨還窺鏡。未信恨多銷鬢影。五更簾外又東風,明日南園花落定。懨懨別酒黃昏醒。步繞西池波似鏡。弄青梅子雨添酸,辭蒂櫻桃風刬凈。蟾華還照深深徑。惱亂歸期歸未定。夢沈雙蕊蠟鐙紅,寒重半床羅被剩。大堤油壁車塵軟。雙袖越羅春水染。蘭叢啼眼幾時晴,桂葉妝眉前度淺。丁丁夜漏侵瓊管。微醉歸來熏麝晚。小蟾如鏡莫窺眠,曲曲屏山親手展。
晴檐群鵲喧聲起,報道芳菲如此。桃李恨年年,慣嫁東風里。獨撫朱闌情緒懶,值得甚、傷心紅紫。徙倚。對鶯鶯燕燕,爭語花底。猶喜寂靜柴門,傍松邊山岫,柳邊溪水。到處總韶華,領略曾余幾。蝶醉蜂酣墻影外,妝點就、困人天氣。空擬。將百尺游絲,和愁悄系。
峨峨太行,凌虛抗勢。天嶺交氣,窈然無際。澄流入神,玄谷應契。四象悟心,幽人來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