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李中丞湖上山莊
憑欄無數青山好,都在湖波瀲滟中。
盡日煙嵐自來去,多情魚鳥亦玲瓏。
長廊午寂聽松雨,小閣新涼坐竹風。
珍重主人留客意,不應歸騎便匆匆。
憑欄無數青山好,都在湖波瀲滟中。
盡日煙嵐自來去,多情魚鳥亦玲瓏。
長廊午寂聽松雨,小閣新涼坐竹風。
珍重主人留客意,不應歸騎便匆匆。
倚著欄桿望去,無數秀美的青山,都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整天煙靄霧氣自在地飄來飄去,多情的魚鳥也顯得靈動精巧。中午時分長廊寂靜,聽著松間的雨聲;小閣里新添涼意,坐著感受竹林的清風。珍惜主人熱情留客的心意,不該急著騎馬回去。
憑欄:靠著欄桿。
瀲滟(liàn yàn):水波蕩漾、波光閃爍的樣子。
煙嵐(yān lán):山間的霧氣。
玲瓏:靈活精巧,此處形容魚鳥靈動可愛。
松雨:松樹林間的雨聲,或指松針上滴落的雨珠聲。
竹風:竹林中穿過的清風。
歸騎(guī jì):返回的坐騎,代指急于離開的行程。
此詩應為詩人訪問李中丞的湖上山莊時所作。李中丞(中丞為官職名)的山莊依湖而建,環境清幽。詩人被湖山景色與主人的熱情所打動,故留詩以記,表達對此次游覽的珍視。
全詩以“留題”為旨,通過描繪山莊內外的湖光山色、煙嵐魚鳥及長廊小閣的閑適之景,既展現了自然之趣,又凸顯主人的好客。語言明快,意境幽美,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紀游之作。
春深繞屋綠陰稠,卻掃無人識冗侯。獨肯叩關相勞問,不妨挾冊共藏脩。
金鴨香消午夜天,粉墻西畔控鞦韆。荼蘼夢怯春寒峭,起傍雕闌看月圓。
松桂春深野鳥啼,綠蘿飛處隱仙梯。瘦筇好是行來好,云白山青水滿溪。
詩是疑成讖,當時意已惶。一行遺道左,所愿付神傷。天地人何待,肝腸我欲蒼。亦知須一快,百計不能長。
親承節命遠征兵,暫侍高堂錦服明。橫海舊多經戰士,狹斜新識少年名。宿依山店樵蘇寂,行負藤于結束輕。來往莫須愁道遠,明春專待破番營。
上人風度溫如玉,況復文雅超凡俗。閉戶翻經戒行修,登堂見客容儀肅。有時泚筆臨古書,有時引水澆新竹。或從泉石共徜徉,或與云月相追逐。老予借榻兩經春,青眼相看情愈篤。校書永晝每烹茶,酌客清宵頻剪燭。同袍幸有坦齋翁,時聽清吟散煩燠。上人亦學參詩禪,講論時時見心曲。修纂于今已畢功,分手將歸故山麓。短歌一闋寫離懷,回首南山煙樹綠。
雍雍池中雁,飲啄得其時。夕息藉芳蓀,朝游蔭階基。仰視云間翼,嗷嗷西南飛。朔風摧羽翰,嚴霜下霏霏。辛苦萬里道,所免寒與饑。倘垂終養惠,豈樂衡陽棲。
七月鳳凰花色腥,三千鬼語失神聽。典儒焚死春秋筆,夙夜銷沉幸運星。熾暑今將如煉獄,自由生也入幽冥。逢人彳亍終不免,夢里綠潮掀海靈。
朝三暮四昔尚童,踰七望八今成翁。見佛未肯右肩袒,對客嘗稱左耳聾。叩額有疏拜墀下,斷腕無麻納禁中。自憐老病菁華竭,不及花枝歲歲紅。朝來微霰閣輕陰,攬鏡空添雪滿簪。官送桃符猶懶寫,兒酬椒酒勿多斟。病于歡事全然淡,老覺春寒未易禁。惟有改詩成一癖,消磨不盡少年心。
海霧昏昏水拍天,馬牛遺矢滿平川。翻思五月江南道,萬木清陰叫杜鵑。
霜林隕寒葉,淅淅隨西風。拙翁感節物,頹然坐軒中。獨酌一樽酒,不知窮與通。棲鳥忽驚去,子豈曾傷弓。
風波觸夢久相安,那畏磯頭八節灘。想到舟行幽絕處,溪光還似月光寒。
學道武夷還上清,羽人毛骨鶴同輕。丹留別室生虹氣,嘯隔空山作虎聲。劍外鬼神來叱咤,畫中河岳入經營。緱山合在飛廉館,會見祠光徹夜明。
系馬門前日正亭,與君相見問知名。感君意氣似相識,聊贈木桃將遠情。妾家本在湘江住,湘江水深歸路長。聞君有便過湘水,憑寄音書還故鄉。
仲文曾作黑頭公,輔弼明時播美風。治粟貨泉流冀北,提刑奸跡屏膠東。笑觀桃李新恩遍,拜掃松楸老計終。西域故人增喜色,萬全良策不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