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過紅鶴庵題壁
映水苔扉百尺懸
云巒煙樹遠鉤聯
驚心桑下曾三宿
彈指天南又幾年
山色青憐春雨后
江聲寒落酒樽前
他時重問楓門路
可許經臺續舊緣
映水苔扉百尺懸
云巒煙樹遠鉤聯
驚心桑下曾三宿
彈指天南又幾年
山色青憐春雨后
江聲寒落酒樽前
他時重問楓門路
可許經臺續舊緣
青苔覆蓋的庵門倒映在水中,高高懸掛百尺;云霧繚繞的山巒與煙樹,在遠處相連。回想當年在桑下曾停留多日,令人心驚;轉眼間,在南方又過了好幾年。春雨過后,山色青翠惹人憐愛;江濤聲帶著寒意,傳入酒樽之前。將來再次探訪楓門路徑時,是否還能在經臺延續舊日的緣分?
苔扉:長滿青苔的庵門。
鉤聯:連接、關聯。
桑下三宿:典出《后漢書·襄楷傳》,原指僧人不在同一棵桑樹下連宿三夜,后泛指停留時間短暫,此處反用指曾長時間停留。
彈指:比喻時間極短。
楓門:可能指紅鶴庵附近的路徑。
經臺:寺廟中誦經的臺。
此詩應為詩人重游紅鶴庵時所作。紅鶴庵或為詩人舊游之地,此前曾停留多日(“桑下三宿”),此次重來,相隔數年(“彈指天南又幾年”),故地重訪觸發對時光流逝與舊緣的感慨。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但“天南”提示可能作于南方某地。
全詩以重游紅鶴庵為線索,通過今昔對比與景物描寫,表達時光易逝的悵惘與舊緣難續的隱憂。語言含蓄深沉,意境空遠,是一首典型的懷舊紀游之作。
群鳩啄屋鳴,亂雀翻簷噪。喜呼怒爭逐,往來競酣鬧。
陽氣動飛潛,得意相陵暴。曉枕不能眠,開門適情好。
酌泉供清盥,短發巾野帽。中心曠無事,焚香誦真誥。
人生襲元精,含和百神抱。失足落陰界,久困群邪耗。
漂溺孰能回,浩劫沉波潦。玉鏡動悲云,慈航引清櫂。
惟予久冥寞,區區謝初少。三疊舞胎僊,八景駐霞翿。
稽首躡祖風,中天延羲照。
君今移居澗水東,澗水暴漲侵近路。
盡取澗石成垣墻,生鑿岸柳作橋柱。
結茅構屋十數間,取次面勢分幾處。
看山看水督耕耨,隨意自在不計步。
到處或坐或偃息,盡有室廬庇風雨。
土床竹簟雖草草,已足自適奉寒暑。
窗下瓦榼漆生光,貰酒提攜老無數。
客來安更問誰何,漉魚拾蟹共烹煮。
青黃錯雜出木盤,野蔌山蔬四時具。
久厭輕動踏市塵,未嘗開口論世故。
究竟得意此最多,向老尤要知其趣。
一生遇事皆任真,仰首高風繼巢許。
東蒙野老工何拙,刻楮三年不成葉。
迂途獨往自名愚,舉足常嫌投險捷。
忽然開口向時人,機士笑驚多脫頰。
半生長餓首慵回,厭見糟醨能腐脅。
惟與孤云靜往還,胎仙戲舞琴三疊。
江南墨客貌雖癯,戰勝當前輕勇俠。
潤身不貯世間珍,別有驪珠光滿篋。
北游一見潛魄動,雙目爛爛巖光曄。
新詩幾幅起秋風,使我靜觀但嚅囁。
相逢便欲苦死留,恐跨飛鯨動歸鬣。
松門十里蒼山曲,宮殿參差倚巖腹。
盤盤一逕入云中,又登絕頂最高峰。
石壁蒼然起秋色,遠溪深處時聞鐘。
磴道崎危達巖下,幾派清泉在澗瀉。
月色朦朧出遠山,忽驚星斗在簷前。
倦客游來不知返,清光皎皎嚴霜寒。
一出禪林復回顧,白云已滿山頭路。
渭北人游楚水東,論詩說舊偶從容。
鄉關此日幾多遠,春酒與愁相勝濃。
且免牛衣愧妻子,莫將羊酪詫吾儂。
哀王孫頼彌天釋,肯學揚州飯后鐘。
少年書卷是生涯,白屋清朝自起家。
數上封章思有補,一生悃愊靜無華。
初瞻玉節星軺下,俄見銘旌粉篆斜。
天理冥冥誰可度,但傷零落掩淮沙。
去年春盡送春歸,溪邊曾與春風期。共期今歲春風到,卻話去年相別時。
二月天回斗杓轉,沙際春風猶未知。咄咄向空但書怪,常有孤愁來兩眉。
南巷佳人佩蘭客,去年把葉同題詩。能傳芳信慰枯槁,問我溪邊來何遲。
明發招邀出城去,欲傍垂楊舉酒巵。盲飚東來忽作惡,掀簸地軸搖天維。
坐客隔手不相見,縮頸盡如藏殼龜。昏沙欲定日更黑,浩浩崩奔陰云垂。
蒼茫催人雨勢急,促轡競路爭先馳。歸途邂逅過蕭寺,投鞭思弈云房棋。
道人呼童拂廣榻,笑我塵土兩目眵。漫展紋楸第袖手,瞑依團蒲神意疲。
朝來共尋一餉樂,齟齬似為神物欺。況乎人生百年間,世事萬里多崄巇。
紛紛智巧日夜鬭,一身浪苦寧非癡。試向道人問實相,指我自求無言師。
越客思歸黯不平,閑持長笛寫秦聲。
羨君氣海如斯壯,博我詞鋒孰敢爭。
江上梅花開又落,隴頭流水咽還驚。
豈知不寐鰥魚眼,獨坐山堂對月明。
驅車柏子岡,引首東南望。
孤戍帶寒日,長江流大荒。
故人越五嶺,旅雁留三湘。
好待春風暖,相隨還北鄉。
素尚躋遐曠,平生厭淺浮。
錦囊刀尺古,江渚蕙荃幽。
翹首孤云遠,疏林暮葉秋。
十年人不問,寂默老荒丘。
石磴溪橋傍翠巒,分明深入畫圖間。
遠繞禪剎疑無景,迥出群峰別有山。
微雨欲來云影亂,輕風不斷鳥聲閑。
嵐光可是清人骨,更待中宵一夢還。
捷報下岷洮,威傳萬里遙。
渠魁咸面縛,氛祲即時銷。
圣算百王上,神功千古超。
從茲荒忽地,無復恣兇驕。
淵明昔遯世,北窗朝脫巾。清風一披拂,自謂羲皇人。
冥冥孤鴻姿,真與浮云親。寂寞千載后,遐躅空遺塵。
嗟予敢言勇,斗祿徒為貧。形骸強包束,種種秋毛新。
朅來渭水陰,訟簡民風淳。因喜縱懶僻,鑿牖開星辰。
吏散鳥下階,清談可娛賓。歸去終亦賦,聊此蟠窮鱗。
西江吸水試龐翁,再訪祇園問色空。
古殿香寒消宿篆,晴林葉暗退殘紅。
衰年再乞千家飯,逸馭初乘五日風。
曉去清明邊檄急,前旌高下亂山中。
山中有桂樹,樛虬散巖曲。
高枝動秋風,霜凝不改綠。
美人與世遠,嘯歌樂幽獨。
揮手弄浮云,寒光滿空谷。
忽忽自搔首,神馳逐清躅。
何時山下泉,一濯飛塵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