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守祈雪二首
怪來六幕了無風,虛室光搖表里同。端木已飛花委積,老蟾應借色朦朧。忍寒須放兒輩喜,清賞莫令樽酒空。想得明朝呼舞處,森嚴冠佩大廷中。
天其或使不輕飛,有待隨軒故作遲。風靜圓虛才半夜,雪隨精意若前期。影藏寂寂沙頭鷺,寒入青青壟首岐。千里歡謠歸太守,邦人固已播聲詩。
怪來六幕了無風,虛室光搖表里同。端木已飛花委積,老蟾應借色朦朧。忍寒須放兒輩喜,清賞莫令樽酒空。想得明朝呼舞處,森嚴冠佩大廷中。
天其或使不輕飛,有待隨軒故作遲。風靜圓虛才半夜,雪隨精意若前期。影藏寂寂沙頭鷺,寒入青青壟首岐。千里歡謠歸太守,邦人固已播聲詩。
其一:奇怪這天地間完全沒有風,空寂的房間里光影搖晃,內外通透。端木樹上已飄飛積滿花瓣般的雪花,老月亮應是借著雪色顯得朦朧。忍著寒冷要讓孩子們歡喜,清雅賞雪時莫使酒杯空。想象著明天人們歡呼起舞之處,定是官員們整齊地立于朝廷之中。
其二:上天或許有意不輕易讓雪飄飛,有所等待便隨您車駕故意延遲。風靜天空才到半夜,雪花便隨您的誠意如約定般飄落。沙頭白鷺的影子隱入寂靜,寒氣侵入青青的田壟高處。千里歡歌歸于太守,百姓早已傳揚這贊美的詩篇。
六幕:指天地或上下四方,這里代指天空。
虛室:空寂的房間,此處形容環境清幽。
端木:指樹木,或代指珍貴的木材,此處泛指樹木。
老蟾:指月亮,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月。
清賞:清雅的賞雪活動。
圓虛:指天空,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故以圓虛代指天空。
精意:誠摯的心意,指曾守祈雪的虔誠。
壟首岐:田壟的高處,岐同“歧”,指分叉處,此處代指田埂。
歡謠:百姓歡樂的歌謠。
邦人:指當地百姓。
此詩為和作,當是作者與曾任地方太守(“曾守”)同題唱和之作。古代農耕依賴雨雪,祈雪是重要的民生活動。詩中“千里歡謠歸太守”表明曾守祈雪成功,作者借此詩回應,既描繪祈雪前后的景象,也贊揚其為民祈愿的誠意與功績。創作時間或在冬季旱時,曾守祈雪后雪至,作者感而作此。
全詩通過兩章分別描繪祈雪前的靜候與雪至后的歡騰,突出曾守祈雪得應的祥瑞,既展現自然之景,又彰顯官員與民同心的情懷。詩歌情景交融,結構嚴謹,是宋代唱和詩中反映民生的典型之作。
鹿頭湖船唱赧郎,船頭不宿野鴛鴦。為郎歌舞為郎死,不惜真珠成斗量。
西樓遠對鼎山斜,野客來尋駕鹿車。竹嶼暝煙浮翠黛,石田秋雨潤銀沙。清尊未酌心先醉,往事重論鬢欲華。肯借溪南三畝宅,從君學種邵平瓜。
秋來失意別,湖上哭君時。石洞成虛約,西州無乃悲。空傳司馬法,不草茂陵詩。滿目階前樹,徒傷伯道兒。
來嬪初卜鳳和鳴,誰謂今聞薤露聲。婦道宜傳青史筆,壸儀猶在錦官城。承家早慶芝蘭秀,主饋空馀蘋藻誠。念舊二卿情意厚,可堪孤坐想平生。
瓷罌酒湛碧玉漿,雕盤雞割黃金肪。故人停舟勸我飲,捲簾四座臨蒼茫。江山信美客抱豁,白日未午空罍觴。氣酣談劇增嘆息,悲歌起舞江云黃。憶昔先朝侍東署,冠簪濟濟朝明堂。芝蘭閒館重交結,金玉藝苑騰文章。一朝風塵忽澒洞,故舊轉盼多凋傷。紛紜群盜亂中土,大夫負劍從戎行。與君相逢江水上,值予憔悴流南荒。贈予荊南玉練紙,相邀作賦廬山陽。羈懷齷齪那能爾,明朝拂曙下瀟湘。
微涼蔦院足幽居,書帶生齊綠映渠。樹影正中還鶴夢,屏圍以外更蟲書。講回赭案園初涉,制下黃麻席久虛。碩果化機酬竟在,一邱云物是乘除。
子云不曉事,老厭居執戟。法言仿論語,太玄擬周易。美新無乃佞,意謂伸蠖尺。投閣身致危,于道竟何益。何如淵明翁,敝屣棄彭澤。浩歌歸去來,南山聳秋碧。
海東青鶻氣凌空,錦臂絳籠下九重。春水才溶千頃綠,頭鵝已落半天風。須知神物不易得,自是圣皇酬有功。丞相黑頭誰與比,此心正要答宸衷。
研席嘗棲一柏堂,至今魚鼓訴凄涼。溪山不掩中和氣,發見隨時草木香。
相門甥館得才郎,文藻翩翩貌復揚。十年久著鳴金賦,一笑今游射雉場。江南江北路非遠,幾月辭家猶未返。他鄉芳草自相留,今夕佳期未為晚。歸去春洲漲綠濤,滿川桃李送蘭橈。若使長江作天漢,應言仙女度星橋。
群山爭盤紆,眾壑盡奔放。中峰最奇絕,直立數千丈。危搆倚石壁,面勢極弘敞。心神坐超忽,云雨接惝恍。山色晚更佳,泉聲靜逾響。猶言最絕頂,臨眺極所往。欲窮千里目,更試九節杖。
古寺四看天合圍,群峰俯影雁孤飛。野風吹墨云新染,亂木摧黃僧未歸。點點火香空寄慰,茫茫神鬼有余威。山門寶殿今何在,惟有蟲聲鳴夕暉。
逐臭追膻碰壁蠅,慣從小道覓新聞。憑君筆下觀天象,盡見銀河是脫星。
瓊林殿側玉鉤欄,雪覆新花四月閑。密影酡容千客坐,柔條何啻萬龍蟠。明紅暗紫競芬菲,送盡東風不自知。占得馀香慰愁眼,百芳無得似荼蘼。
寂寂東籬下,黃花意自真。笑殺龍山客,空遲落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