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柳村徵君謁阮蕓臺制軍,談宴竟日,并撰“鸞鳳一門才盡美,芝蘭千載姓猶馨”楹聯以贈。過蒙獎。借賦此志感二首
尚書雅意招寒畯,許謁龍門禮盡刪。為誦桃花詩句好,不教淪落在人間。
嘆息烏衣巷久非,蘭葩芝草亦清凄。許燕大筆調元手,重為寒門一品題。
尚書雅意招寒畯,許謁龍門禮盡刪。為誦桃花詩句好,不教淪落在人間。
嘆息烏衣巷久非,蘭葩芝草亦清凄。許燕大筆調元手,重為寒門一品題。
第一首:尚書(阮元)心懷雅意招納寒門才俊,允許我們謁見時省去繁瑣禮節。因誦讀(我們的)桃花詩句美好,不讓其埋沒于人間。第二首:嘆息烏衣巷早已不復昔時繁華,蘭芝香草也顯得清凄。您如大手筆的調元高手,再次為寒門作佳評。
寒畯(jùn):指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
龍門:比喻聲望高的人的府第,此處指阮元的居所。
烏衣巷:東晉時王謝大族聚居之地,代指世家大族的舊居。
調元手:指調和陰陽、治理國家的能手,此處贊譽阮元的才略。
品題:評論、賞識,此處指阮元對詩人的褒獎。
此詩為詩人與王柳村拜訪清代名臣阮元(號蕓臺,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時所作。阮元雅好文學、獎掖后進,與詩人宴談終日,并對其贈送的楹聯大加贊賞。詩人感于阮元的禮遇與賞識,遂作此二首以記懷。
詩歌主旨為感恩阮元對寒門才俊的提攜,通過“禮盡刪”“重品題”等細節,凸顯其平易待士的品格;用典自然、情感真摯,是清代文人酬贈詩中表達知遇之恩的典型之作。
層波瀲滟遠山橫。一笑一傾城。酒容紅嫩,歌喉清麗,百媚坐中生。
墻頭馬上初相見,不準擬、恁多情。昨夜杯闌,洞房深處,特地快逢迎。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變成衰晚。鸞鑒朱顏驚暗換。
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承寶運,馴致隆平。鴻慶被寰瀛。時清俗阜,治定功成。遐邇詠由庚。
嚴郊祀,文物聲明。會天正、星拱奏嚴更。布羽儀簪纓。宸心虔潔,明德播惟馨。動蒼冥。神降享精誠。
燔柴半,萬乘移天仗,肅鑾輅旋衡。千官云擁,群后葵傾。玉帛旅明庭。
韶濩薦,金奏諧聲。集休亨。皇澤浹黎庶,普率洽恩榮。仰欽元后,睿圣貫三靈。萬邦寧。景貺福千齡。
維楊好,靈宇有瓊花。
千點真珠擎素蕊,一環名玉破香葩。芳艷信難加。
如雪貌,綽約最堪夸。
疑是八仙乘皓月,羽衣搖曳上云車。來會列仙家。
何事春工用意。繡畫出、萬紅千翠。艷杏夭桃,垂楊芳草,各斗雨膏煙膩。如斯佳致。早晚是、讀書天氣。
漸漸園林明媚。便好安排歡計。論檻買花,盈車載酒,百琲千金邀妓。何妨沈醉。有人伴、日高春睡。
天幕清和堪宴聚。想得盡、高陽儔侶。皓齒善歌長袖舞。漸引入、醉鄉深處。
晚歲光陰能幾許。這巧宦、不須多取。共君把酒聽杜宇。解再三、勸人歸去。
青翼傳情,香徑偷期,自覺當初草草。未省同衾枕,便輕許相將,平生歡笑。
怎生向、人間好事到頭少。漫悔懊。細追思,恨從前容易,致得恩愛成煩惱。
心下事千種,盡憑音耗。以此縈牽,等伊來、自家向道。
洎相見,喜歡存問,又還忘了。
世路風波險,十年一別須臾。
人生聚散長如此,相見且歡娛。
好酒能消光景,春風不染髭須。
為公一醉花前倒,紅袖莫來扶。
驟雨新霽。蕩原野、清如洗。斷霞散彩,殘陽倒影,天外云峰,數朵相倚。露荷煙芰滿池塘,見次第、幾番紅翠。當是時、河朔飛觴,避炎蒸,想風流堪繼。
晚來高樹清風起。動簾幕、生秋氣。畫樓晝寂,蘭堂夜靜,舞艷歌姝,漸任羅綺。訟閑時泰足風情,便爭奈、雅歌都廢。省教成、幾闋清歌,盡新聲,好尊前重理。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
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闌意。
錦籜參差朱檻曲。露濯文犀和粉綠。
未容濃翠伴桃紅,已許纖枝留鳳宿。
嫩似春荑明似玉。一寸芳心誰管束。
勸君速吃莫踟躕,看被南風吹作竹。
霜林凋晚,危樓迥,登臨無限秋思。望中閑想,洞庭波面,亂紅初墜。
更蕭索、風吹渭水。長安飛舞千門里。變景摧芳榭,唯有蘭衰暮叢,菊殘馀蕊。
回念花滿華堂,美人一去,鎮掩香閨經歲。又觀珠露,碎點蒼苔,敗梧飄砌。
謾贏得、相思淚眼,東君早作歸來計。便莫惜丹青手,重與芳菲,萬紅千翠。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
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云歸去認無蹤。
只應曾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
如削肌膚紅玉瑩。舉措有、許多端正。二年三歲同鴛寢。表溫柔心性。
別后無非良夜永。如何向、名牽利役,歸期未定。算伊心里,卻冤成薄幸。
殘蟬漸絕。傍碧砌修梧,敗葉微脫。風露凄清,正是登高時節。
東籬霜乍結。綻金蕊、嫩香堪折。聚宴處,落帽風流,未饒前哲。
把酒與君說。恁好景佳辰,怎忍虛設。休效牛山,空對江天凝咽。
塵勞無暫歇。遇良會、剩偷歡悅。歌聲闋。杯興方濃,莫便中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