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 畫眉
水晶簾下看梳頭。宛轉小眉修。自然宮樣,遠山欲笑,新月如鉤。
絳仙何用供螺黛,淡掃恰風流。張郎多事,橫添一筆,帶出閑愁。
水晶簾下看梳頭。宛轉小眉修。自然宮樣,遠山欲笑,新月如鉤。
絳仙何用供螺黛,淡掃恰風流。張郎多事,橫添一筆,帶出閑愁。
在水晶簾下看她梳理頭發,只見她輕柔地修整著秀美的眉毛。那眉形天然符合宮廷樣式,像遠山含著笑意,又似一彎新月如鉤。何必像絳仙那樣用螺黛濃妝,輕描淡寫反而更顯風流。可張郎偏要多事,橫添一筆修飾,倒帶出了無端的愁緒。
水晶簾:透明瑩澈的簾子,多形容華貴或通透的環境。
宛轉:這里指動作輕柔、細致。
宮樣:宮廷中流行的樣式,此處指眉形符合宮廷審美。
遠山:形容女子眉毛細長,如遠山輪廓,是古代常見的眉妝比喻。
新月如鉤:形容眉彎如新月般纖細彎曲。
絳仙:隋煬帝時宮女吳絳仙,以善畫長眉著稱,此處代指濃妝。
螺黛:古代女子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由螺殼制成。
張郎:泛指情郎或男子,此處指多事的修飾者。
閑愁:無端的、若有若無的愁緒。
此詞或創作于古代閨怨詞常見的生活場景中,可能源于作者對女子梳妝細節的觀察。古代女子畫眉常與情感關聯,詞中“淡掃風流”與“橫添閑愁”的對比,或反映了對自然美與人為修飾的思考,以及微妙的閨閣情思。
全詞以“畫眉”為核心,通過細膩的細節描寫,贊美自然之美,隱含對過度修飾的調侃,末句“閑愁”以小見大,深化情感層次。語言通俗生動,生活氣息濃厚,是一首刻畫閨閣生活的精巧小令。
誰知幽谷里,真有壽陽妝。
楝花風起漾微波,野渡舟輕客自過。 沙上兒童臨水立,戲將萍藻飼黃鵝。
,芭葦彌望,朔吹乍靜,山氣乍昏復明,起與仲羲登橋縱目,霜月遍野,情懷恍然,口占紀行,求仲羲印可朔風吹破帽,江空歲晚,客路正冰霜。暮鴉歸未了,指點旗亭,弭棹宿河梁。荒煙亂草,試小立、目送斜陽。尋舊游、恍然如夢,展轉意難忘。堪傷。山陽夜笛,水面琵琶,記當年曾賞。嗟老來、風埃憔悴,身世微茫。今宵到此知何處,對冷月、清興猶狂。愁未了,一聲漁笛滄浪。
綠房深窈。疏雨黃昏悄。門掩東風春又老。琪樹生香縹緲。一枝晴雪初乾。幾回惆悵東闌。料得和云入夢,翠衾夜夜生寒。
客從遠方來,贈我漆鳴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別離音。 終身執此調,歲寒不改心。 愿作陽春曲,宮商長相尋。
燈前兒女小團圞。歲將闌。夜將殘。一度逢春,一度減朱顏。明日東風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鬢底斑。世問世間行路難。 身世閑。天地寬。往事往事恨未了,長恨儒冠。爆竹聲中,春又到柴關。一任黃塵門外擾,且留取,舊梅花,獨自看。
妾乘油璧車,郎騎青驄馬。 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官渡。官渡。猶記畫橈去路。小憐歌扇誰尋。歲歲東風恨深。恨深恨深深恨。風外落紅幾陣。
青荷蓋綠水。 芙蓉發紅鮮。 下有并根藕。 上生同心蓮。
幾年不到晝橋西。路依稀。回首淡煙殘柳,昔游非。笛聲何處悲。故人不見夢魂迷。草萋萋。幾度倚闌,欲寄舊相思。相思無盡期。
秋風入窗里。 羅帳起飄揚。 仰頭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誰寫江南一段秋,妝點錢塘蘇小樓?樓中多少愁!楚山無斷頭。
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 郎作沈水香,儂作博山爐。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道逢游冶郎,恨不早相識。
明月何皎皎。 垂櫎照羅茵。 若共相思夜。 知同憂怨晨。 芳華豈矜貌。 霜露不憐人。 君非青云逝。 飄跡事咸秦。 妾持一生淚。 經秋復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