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送客馬上
向午孤煙起客檣,
一陂春水兩鴛鴦。
漁童解唱滄浪曲,
應笑塵埃馬上郎。
向午孤煙起客檣,
一陂春水兩鴛鴦。
漁童解唱滄浪曲,
應笑塵埃馬上郎。
接近中午時,孤煙從客船的桅桿上升起;池塘里的春水中,一對鴛鴦自在游弋。漁童懂得吟唱《滄浪歌》,大概正笑我這騎馬奔波、滿身塵埃的人。
向午:接近中午。
客檣(qiáng):客船的桅桿。檣,帆船上掛帆的桅桿。
陂(bēi):池塘。
滄浪曲:指《滄浪歌》,典出《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常表達超然物外的閑適心境。
塵埃馬上郎:騎馬奔波、滿身塵土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此詩或為詩人春日于東城送客途中所作。客船行于春水,詩人騎馬相隨,見漁童唱曲、鴛鴦游水,觸景生情,由眼前閑適之景反觀自身奔波之狀,遂作此詩。
全詩通過春日送客途中的所見所感,以簡潔的筆觸描繪自然之景與生活片段,借漁童唱曲的閑適與自身騎馬奔波的對比,含蓄表達對自在生活的向往,語言平淡而意蘊悠長。
新晴涼月收風雨,岸幘長吟共據梧。傍水松濤驚客座,入簾秋色滿江湖。園因上客開三徑,酒為良宵送百壺。相見不成終夜醉,十年空愧高陽徒。
秋菊春蘭共此時,寓形圜內欲何之。虛空妙譬金師子,氣概何殊碧眼兒。分付湖光遍詩頁,祛除殘夜見微曦。去年天竺重巒下,繚亂車燈暮雨絲。
閬中形勝憶曾經,渾似嘉陵拱翠屏。迢遞彎回斜照里,白云村舍嵌螺青。
四十年來父子情,吁嗟今日任飄零。雖慚負米供三釜,莫悔傾籯教一經。飲水西江甘冷味,炷香南極祝高齡。白云縱隔三千里,詩禮朝朝似過庭。四十年來兄弟情,渠渠天理境中行。形如鶴瘦困書癖,志不蠅營守筆耕。庭燎獻箴知圣主,臺評飛劾到諸生。阿奴抑郁休嫌拙,門戶如冰耐拄撐。四十年來朋友情,朱弦疏越最希聲。閒思白日同天樂,每向清宵坐月明。世事只隨漚起滅,故交不趁木枯榮。早知黨禍今如織,祇合漁樵老此生。
六龍城西呂城東,奔牛古堰臥兩虹。誰筑高樓水中沚,野有蔓草牛無蹤。河邊青苔生白骨,刀創箭瘢猶未沒。問知八十一年前,戰死當時皆義卒。鐵馬遁去劉將軍,大家牽羊走燕云。二百山河獻明主,北駝南象今紛紛。登臨且喜得佳客,鞠育青青已堪摘。浮云世事勿復論,一醉西風真上策。
一代絲綸寄,千秋保障名。高牙擁大旆,西入晉陽城。
浮云載山山欲行,橋頭雨馀春水生。便須借榻云林館,臥聽仙家雞犬聲。
自立西山雪,聲名四十年。清思奎畫重,忠簡物情憐。廊廟風云斷,園林歲月遷。潛齋元不死,有子續遺編。
為纏末疾歲將窮,過盡紛華與化工。細草煙村懸抱犢,碧江秋水見歸鴻。吟邊野色云晴外,竹里棋聲午夢中。濩洛素懷深耿耿,倚松無語對西風。
世事無窮蟻磨還,移家暫隱此山間。耕桑自樂民風厚,兵火無驚客意閑。沙岸水明花的的,石闌風暖鳥關關。赤巖聞道猶奇絕,約子何時共陟攀。
誰道寥休與世疏,青天推上六龍車。看來詩筆今如此,著白山人恐未如。
之子從王事,秋江曉問津。泛舟千里役,行篋一官貧。淮海雄畿服,瑤琨貢國珍。圣明如有問,正可繪流民。
沈香亭前燕來后,三郎鼓中放花柳。西宮困人春最先,華清溶溶煖如酒。雪肢欲透紅薔薇,錦襠卸盡流蘇幃。小蓮侍擁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飛。蟠龍髻重未勝綰,燕釵半落犀梳偃。晚漏壺中水聲遠,簾外日斜花影轉。琵琶未受宣喚促,睡重黎腰春正熟。不知小繃思塞酥,夢中化作銜花鹿。
蜷縮西窗日影寒,誦經讀史兩無端。漫嗟晚歲驚前夢,深幸中年免右冠。書滯腹中成禍水,酒澆心底化狂瀾。世途尚有風霜在,老至何曾一枕安。
落日銜孤嶂,行人到績溪。野橋通岸窄,茅屋隔林低。邑古民還聚,官清政不迷。小亭幽絕甚,足以慰羈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