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其二
津吏牙檣百尺竿,連云戰格鳥飛難。
回天無復居青瑣,斫地終愁探白丸。
每憶血流思呂母,獨憐羹爛學劉寬。
東來剩有閑身樂,水色山光未入官。
津吏牙檣百尺竿,連云戰格鳥飛難。
回天無復居青瑣,斫地終愁探白丸。
每憶血流思呂母,獨憐羹爛學劉寬。
東來剩有閑身樂,水色山光未入官。
渡口官吏的船桅高百尺入云,連云的戰陣飛鳥也難以飛越。無法再挽回天命重居朝廷,只能愁憤擊地擔憂刺客行兇。每憶起百姓流血便思及起義的呂母,獨同情官吏寬厚如劉寬卻難止亂象。東行只余閑身之樂,水色山光尚未被官府侵占。
牙檣:裝飾有象牙的桅桿,代指官船。
戰格:防御工事或戰陣,形容嚴密如連云屏障。
青瑣:古代宮門上的青色連環花紋,代指朝廷。
白丸:《漢書·尹賞傳》載長安奸猾少年以白、赤、黑丸為號刺殺官吏,此處喻指權奸或亂局。
呂母:西漢末年海曲(今山東日照)起義女首領,因兒子被縣宰冤殺而聚眾反抗。
劉寬:東漢官員,以寬厚著稱,曾遇牛踩禾仍勸農夫莫急。
此詩或作于明末清初社會動蕩時期,作者目睹戰亂頻仍、朝廷傾頹(回天無復),官吏無能(學劉寬而難止亂象),百姓被迫起義(思呂母),自身則避居東土,于山水間尋得閑趣,反映亂世中知識分子的復雜心境。
全詩通過對戰亂場景的描繪、歷史典故的引用,既批判了時局的混亂與官吏的無能,又表達了對百姓苦難的同情;末句‘水色山光未入官’以山水之閑反襯世亂,凸顯作者超然于紛爭的生存智慧,是一首兼具現實關懷與個人情志的抒情律詩。
寶釵分股合無緣,魚在深淵日在天。得意紫鸞休舞鏡, 斷蹤青鳥罷銜箋。金杯倒覆難收水,玉軫傾欹懶續弦。 從此蘼蕪山下過,只應將淚比黃泉。 鸞辭舊伴知何止,鳳得新梧想稱心。紅粉尚存香幕幕, 白云將散信沈沈。已休磨琢投泥玉,懶更經營買笑金。 愿作山頭似人石,丈夫衣上淚痕深。 舊嘗游處遍尋看,睹物傷情死一般。買笑樓前花已謝, 畫眉窗下月空殘。云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 莫道詩成無淚下,淚如泉滴亦須干。
此事楞嚴常露布。梅華雪月交光處。一笑寥寥空萬古。風甌語。迥然銀漢橫天宇。蝶夢南華方栩栩。斑斑誰跨豐干虎。而今忘卻來時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鴻飛去。
紅遍櫻桃,綠遍芭蕉,鎖窗深、春思無聊。雙飛燕懶,百囀鶯嬌。正漏聲遲,簾影靜,篆香飄。 惜月前宵,病酒今朝,有誰知、臂玉微銷。封題錦字,寄與蘭翹。恨樹重重,云渺渺,水迢迢。
平川渺渺花無數。明鏡里、孤舟度。花下美人和笑顧。問郎莫是,乞漿崔護。別久來何暮。 盈盈羅襪凌波步。眉月連娟鬢如霧。人世光陰花上露。這回休去,再來須誤。個是桃源路。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俱胝一指頭,吃飯飽方休。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秋光如水。釀作鵝黃蟻。散入千巖佳樹里。惟許修門人醉。 輕鈿重上風鬟。不禁月冷霜寒。步障深沉歸去,依然愁滿江山。
江南月,清夜滿西樓。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雨,風送滿長川。碧瓦煙昏沈柳岸,紅綃香潤入梅天。飄灑正瀟然。朝與暮,長在楚峰前。寒夜愁欹金帶枕,暮江深閉木蘭船。煙浪遠相連。
江南岸,云樹半晴陰。帆去帆來天亦老,潮生潮落日還沉。南北別離心。 興廢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煙漁市遠,柳邊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臨。
江南酒,何處味偏濃。醉臥春風深巷里,曉尋香旆小橋東。竹葉滿金鐘。檀板醉,人面粉生紅。青杏黃梅朱閣上,鰣魚苦筍玉盤中。酩酊任愁攻。
壟上流泉壟下分,斷腸嗚咽不堪聞。 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峽千秋空白云。
江南水,江路轉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晴細浪吐寒花。迢遞送星槎。名利客,飄泊未還家。西塞山前漁唱遠,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雪,輕素剪云端。瓊樹忽驚春意早,梅花偏覺曉香寒。冷影褫清歡。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謝女聯詩衾翠幕,子猷乘興泛平瀾。空惜舞英殘。
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橫金。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艷游、贏取如今。恣登臨。殘雪樓臺,遲日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