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州第一 贈西泠吳舒鳧,即次觀劇原韻
帝里秋晴,喜逢越客,小堂笑燃華炬。四座全傾,單辭皆妙,不數椽稱三語。相見頻嗟,晚讓爾、詞場獨據。遼左藜床,魯城絳幔,誰爭旗鼓。
優孟衣冠江左誤。演西子湖邊士女。麗句新填,蠻箋立草,漫道吟髭苦。憶前宵、涼月下,鵝笙炙、重添桂醑。明日風煙,悵萍分、梁園人去。
帝里秋晴,喜逢越客,小堂笑燃華炬。四座全傾,單辭皆妙,不數椽稱三語。相見頻嗟,晚讓爾、詞場獨據。遼左藜床,魯城絳幔,誰爭旗鼓。
優孟衣冠江左誤。演西子湖邊士女。麗句新填,蠻箋立草,漫道吟髭苦。憶前宵、涼月下,鵝笙炙、重添桂醑。明日風煙,悵萍分、梁園人去。
京都秋日晴朗,欣喜與越地友人相逢,在小堂中笑著點燃華麗的蠟燭。四座賓客都被吸引,你言辭精妙,這簡陋的屋子也因你出眾的話語而增色。多次相見不禁感嘆,如今詞壇你獨占鰲頭。遼左的學者、魯城的名師,誰能與你一爭高下。優孟模仿他人卻在江左有誤,而你演繹著西子湖邊的才子佳人。新填的華麗詞句,立刻在精美的紙上書寫,別說吟詩辛苦。回憶前一晚,在清涼的月光下,聽著笙樂,品嘗著美酒。明日就要面對風煙,惆悵如浮萍般分離,梁園中的人就要離去。
帝里:指京都。
越客:來自越地的客人,這里指吳舒鳧。
三語:《世說新語·文學》載,阮瞻以“將無同”三字答晉太尉王戎問名教與自然之關系,大受贊賞,被辟為掾屬,時人謂之“三語掾”,后以“三語”指善談。
藜床:藜莖編的床榻,指學者所居。
絳幔:紅色帳幕,指學者講學之所。
優孟衣冠:指優孟模仿孫叔敖,后泛指登場演戲。
蠻箋:指蜀地所產的彩色箋紙。
鵝笙:指笙,因其形狀似鵝。
桂醑:桂花酒。
梁園:漢梁孝王劉武所建園林,這里泛指聚會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應是作者在京都與來自越地的吳舒鳧相逢,兩人相聚觀劇、吟詩,相談甚歡。之后友人即將離去,作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詞,表達對友人的贊賞和惜別之情。
這首詞主旨是贈別友人,突出友人在詞壇的才華。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優美,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東風作意吹楊柳,綠到蕪城第幾橋? 欲折一枝寄相憶,隔江殘笛雨蕭蕭。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 愁生陌上黃驄曲,夢遠江南烏夜村。 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里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
君不見南岳懶殘師,佯狂啖殘食。 鼻涕任垂頤,懶為俗人拭。 又不見愚溪子柳子,堂堂古遺直。 以愚言溪山,于今慕其德。 二子真吾師,欲見不可得。 唯有懶愚樹,終日對顏色。 齊威勤讀書,輪扁巧斲輪。 勤巧動心志,何如懶愚貞。 衰年發已皤,行少坐時多。 亦欲俲勤巧,奈此懶愚何。
片石亡來歲月深,昔時來覓到如今。 誰知只在家山裹,枉費工夫到處尋。
春先到。愁先到。嫩鶯故對新叢叫。懶把云和抱。
愁先到。春先到。花輕蝶亂東風裊。捻卻花相照。
少年攻文恥為吏,群公謬許青云器。 陸機詞賦何足奇,徒令四海知名字。 黃鵠鎩翼無雄飛,邯鄲才人廝養妻。 況復夫人有美子,折腰垂首端為誰。 嗚呼七歌兮歌且住,春來拔劍還山去。
細雨浽溦濕綠蓑。白蘋香里斷鴻過。持蟹飲,扣舷歌。
向夕漁燈炙紫螺。
系纜青邱萬柳東。荷花面面午時風。懸箬笠,枕籠??。
臥待宵涼理釣瞳。
認籪敲冰下短叉。北風獵獵背蓬遮。炊荻葉,蔽蘆花。
擁婦呼雛醉晚艤。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候館燈昏雨送涼,小樓人靜月侵床。多情卻被無情惱,今夜還如昨夜長。 金屋暖,玉爐香。春風都屬富家郎。西園何限相思樹,辛苦梅花候海棠。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乳燕雛鶯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似瓊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