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和蘇長公韻
已密還疏亂更纖,襲人寒氣十分嚴。可能端木皆成粟,未必楊花卻似鹽。
冷咽銅龍沈曉漏,聲酣鐵馬戰風檐。曉來忽報紅輪上,仙掌依稀露指尖。
長樂鐘聲散曙鴉,九衢風力疾于車。折殘渭水竿竿竹,擬遍梁園樹樹花。
沃野春回千隴麥,層檐冰綴萬人家。句清無奈茶煙濕,撚斷吟髭手謾叉。
已密還疏亂更纖,襲人寒氣十分嚴。可能端木皆成粟,未必楊花卻似鹽。
冷咽銅龍沈曉漏,聲酣鐵馬戰風檐。曉來忽報紅輪上,仙掌依稀露指尖。
長樂鐘聲散曙鴉,九衢風力疾于車。折殘渭水竿竿竹,擬遍梁園樹樹花。
沃野春回千隴麥,層檐冰綴萬人家。句清無奈茶煙濕,撚斷吟髭手謾叉。
雪花時密時疏,紛亂又纖細,侵襲人的寒氣十分凜冽。難道真像傳說中那樣,端木都變成了糧食?雪花未必就像鹽,倒也不一定像楊花。寒夜中銅龍漏壺滴水聲漸息,風聲如鐵馬在屋檐下激戰。清晨忽然傳來紅日升起的消息,仙掌峰在雪中隱約露出指尖。長樂宮鐘聲驅散了黎明的寒鴉,京城大道上狂風比車還快。渭水邊的竹子被雪壓折,梁園里的樹木都像開滿了花。田野里春天將回,千隴麥苗待蘇,層層屋檐掛滿冰凌的有萬戶人家。詩句清新卻無奈被茶煙沾濕,捻斷了胡須,手也徒然叉著。
端木皆成粟:傳說端木賜(子貢)曾遇雪,雪化后皆成粟。楊花卻似鹽:東晉才女謝道韞以“未若柳絮因風起”形容雪,而其兄謝朗以“撒鹽空中差可擬”。銅龍:銅制的漏壺,古代計時工具。紅輪:紅日。仙掌:可能指山峰。長樂:漢代宮殿名。九衢:京城大道。渭水:水名。梁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園林。撚斷吟髭:形容作詩時苦苦思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創作于冬季下雪之時。當時社會環境雖無明確指向,但詩人可能在賞雪時有感而發,借景抒情,展現自己的心境和對自然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詠雪,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多樣的表現手法描繪雪景,展現了雪的壯美與變化。其對仗工整、用典巧妙,體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在詠雪詩詞中有一定特色。
三年牢落荒江路。忍明日、輒帆去。冉冉年光真暗度。
江山無助,風波有險,不是留君處。
梅花萬里傷遲暮。驛使來時望佳句。我拚歸休心已許。
短篷孤棹,綠蓑青笠,穩泛瀟湘雨。
今秋仲月逢馀閏。月姊重來風露靜。未勞玉斧整蟾宮,又見冰輪浮桂影。
尋常經歲睽佳景。閱月那知還賞詠。庾樓江闊碧天高,遙想飛觴清夜永。
坤元載物,陽樂發生。播殖資始,品匯咸亨。 列俎棋布,方壇砥平。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