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六首 其四
我思彭江州,行已有風績。
與善忘畛畦,麾邪立崖壁。
堂堂生民望,奄奄斯道寂。
何時持雞酒,就子墳上瀝。
我思彭江州,行已有風績。
與善忘畛畦,麾邪立崖壁。
堂堂生民望,奄奄斯道寂。
何時持雞酒,就子墳上瀝。
我思念彭江州,他行事已有良好的風范和功績。他與人為善不分界限,抵制邪惡立場堅定。他是百姓敬仰的人物,可如今這正道卻漸漸衰微。什么時候能帶著雞和酒,到他墳上灑祭。
彭江州:指彭澤縣令陶淵明,江州是當時的行政區劃。
風績:風范與功績。
畛畦:界限。
麾邪:抵制邪惡。
崖壁:形容立場堅定。
堂堂:形容人有威望。
奄奄:氣息微弱,這里指正道衰微。
瀝:灑祭。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是詩人生活的時代社會風氣可能有所墮落,而詩人敬佩陶淵明的為人和行事風格,在其去世后,懷著對賢人的追思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彭江州(陶淵明)的贊美與緬懷,突出其高尚品質。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后人對陶淵明道德風范的推崇。
炎帝司初令,高云散碧端。恒旸方與助,新暑遂難寬。去鳥惟依樹,來人未解鞍。所愁芳草歇,誰念客途單。
市酤無處典春衫,世態年來百不堪。魯國兩生曾未起,翟公門客豈應慚。寒催修竹懸青雨,暝鎖群峰擁翠嵐。何日相傳戎馬息,老夫乘興到河南。
三高祠西湖水東,浦口水與長橋通。人言此中可避世,來結茅齋如已公。
發竹磯頭晚泊舟,雨篁煙樹隔滄洲。美人無限瀟湘意,分得江南一片秋。
晴霞紫陌忽逢君,暫托塵衣訪白云。上國離人心草草,北堂慈母夢欣欣。波沖海淀漳川合,舟入鄱陽楚路分。珍重驛程詩句好,不妨馳寄慰離群。
泉臺寂寂夜漫漫,永隔音容想像難。遣囑倩人傳訣別,相思托夢接悲歡。花滋憤淚河陽縣,水嚇游魂黯淡灘。敢問皇天容訴恨,獨排閶闔五云端。
網羅最密是蛛絲,卻被秋蚊圣得知。粘著便飛來不再,蛛絲也解有疏時。
姮娥有時夢,玉盞燈畔送。袖底意生涼,欲挽已飄縱。蘆雁向雪沖,自由沒濛濛。斷杈若桎梏,曖曖撐低穹。牖前河山凍,車薪何足用。玻璃凝如冰,無心暮光弄。道兮道兮窮,玉盞歸于空。野煙升桂闕,幾處照崖紅。
一百六朝花雨過,柳梢猶爾病春寒。晉官今日炊煙斷,并著新晴看牡丹。宮燭分煙眩曉霞,驚心知又度年華。榆羹杏粥誰能辦,自采庭前薺菜花。
新花枝勝舊花枝,從此無心念別離。肯信秦淮今夜月,有人相對數歸期。
藐姑仙去已經時,留得珠簾鎮日垂。洞里胡麻春寂寞,夢中云雨燕差池。停香宿粉勞相憶,噀霧啼煙有所思。誰為曉來高捲起,梳頭悵望雪霜姿。
佳節近天涯,更無酒與花。可憐霓管好,細審似年華。
林下扶藤杖,溪邊整葛巾。春風莫相妒,不是折花人。
無端聲色謝盲聾,多少人心弊弊中。萬里青天今日送,江門津口一帆風。
來禽著青子,紅葉護殘春。但使風味勝,不愧桃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