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三首
五月正陽月,何嘗與雨期。浹旬檐溜注,深夕水聲馳。古屋床床漏,苔墻堵堵隳。子桑誰復餉,勾漏政須醫。
蝕馀仍苦雨,猶爾晦陽暉。浩浩陂三尺,家家水半扉。汩陳非佛意,昏墊蓋天機。祈懇須冥造,當仁要達微。
一旬連夜雨,人物困泥中。竹樹侵書暗,橫流趁路通。灶煙薪更濕,檐溜耳難聰。潤逼衣襟重,何時日照東。
五月正陽月,何嘗與雨期。浹旬檐溜注,深夕水聲馳。古屋床床漏,苔墻堵堵隳。子桑誰復餉,勾漏政須醫。
蝕馀仍苦雨,猶爾晦陽暉。浩浩陂三尺,家家水半扉。汩陳非佛意,昏墊蓋天機。祈懇須冥造,當仁要達微。
一旬連夜雨,人物困泥中。竹樹侵書暗,橫流趁路通。灶煙薪更濕,檐溜耳難聰。潤逼衣襟重,何時日照東。
五月本是正陽之月,何曾料到會與雨相逢。整十天屋檐雨注如流,深夜里水聲奔騰。古老房屋處處漏雨,長滿青苔的墻壁處處倒塌。像子桑那樣貧困的人誰還會送糧,真需要像葛洪去勾漏求仙問藥。雨停后仍陰雨不斷,依舊遮蔽了陽光。池塘里水漲三尺,家家戶戶門半浸在水中。亂象并非佛意,百姓受災或許是天機。祈禱還得靠上天,仁人要洞察微妙。連續十天連夜下雨,人和萬物被困在泥中。竹樹的影子讓書案昏暗,泛濫的水流順著道路流淌。灶里的柴更濕點不著火,屋檐的滴水聲吵得耳朵難聽清。濕氣讓衣襟沉重,何時太陽才能照到東方。
正陽月:農歷五月。
浹旬:一旬,十天。
子桑:指子桑戶,春秋時的貧士,此處代指貧困之人。餉:送食物。
勾漏:山名,相傳葛洪曾求為勾漏令,欲往勾漏山煉丹。政:通“正”。
汩陳:錯亂陳列,指天下大亂。
昏墊:陷溺,指百姓受災。
冥造:指上天、神明。
當仁:指仁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知當時正值農歷五月久雨成災。詩人目睹百姓在雨災中受苦,生活陷入困境,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久雨成災的現實和百姓的困苦。其突出特點是寫實,真實展現災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為研究當時社會狀況和百姓生活提供了生動資料。
玉立班行憶共朝,金陵重睹舊風標。九天召命來何速,千古心期話未消。酌別盞香初壓酒,過江帆趁欲歸潮。都人合識韓京兆,佛骨端能手自燒。
升龍觀里謝道士,一入茅山不肯回。白發笑人年百歲,青天容我日千杯。已知圣主求方士,未必先生下釣臺。每向石頭城下望,順風應寄鶴書回。
夏云晴樹暗江花,海甸豐林入暮鴉。燭近大官千日酒,潮平桑土萬人家。星移玉尺依銅柱,蟲就銀燈護碧紗。子夜莫愁歸道杳,平津只在水西涯。
搖落青楓此上臺,石門雙磴倚崔嵬。河流南注昆侖折,龍氣西看芒碭摧。十月衣裳寒杵急,孤城聛聣暮笳哀。故山麋鹿還誰主,楚水淮云首重回。
白葦黃榆玉塞秋,將軍新試錦貂裘。蓮花吐劍軍聲壯,明月驚弦敵騎愁。畫地常開風后陣,解鞍獨飲月支頭。班生故是文章裔,投筆如今號虎侯。
靈既臨矣,膋蕭載馨。靈之格思,鑒我純誠。我酒既釃,其旨百末。我牲既副,厥角繭栗。侑以音聲,函宮吐羽。左祝右巫,秩秩咸序。備茲嘉薦,有肅其承。春祈秋報,熙事迄成。我誠孔昭,豈曰惟儀。假儀薦誠,靈用宴娭。
小花小草少風姿,雖出寒微也自持。端是位卑身不賤,豈任撫弄與調欺。
繞門迎候幾朝昏,飛蓋飄然向大藩。百里江津能自畫,五年心事共誰論。雖傳謝眺新篇到,應負姜肱舊被存。東海莫教明月上,金樽分照欲傷魂。
數里春蹊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千玳瑁簪。
煙靄春城寒惻惻。斗草湔裙,偏又芳菲節。柳陌人歸天未夕。羅屏剛上桃花月。夢境昨宵誰記說。紅索鞦韆,燕子曾相識。一笑翠螺雙掃葉。眼波消得三生渴。
節孝公然當祀典,千年香火見斯人。莫由貴子能為地,卻信窮儒自致身。標榜令名賢者位,追陪諸老德之鄰。奉歌斐語林堂靖,再拜祗迎颯有神。
絳帳如云海國開,公車還復領群材。秦庭忽動連城色,漢馬多從西極來。題罷金天霞作掌,飲殘清渭月為杯。奚囊定有懷滇句,知向昆明沼上回。
糒吞天山雪,衣裂青海風。前行幾千里,不見單于宮。走馬脫轡頭,所恃五石弓。鄉井豈不懷?簡書戒命洪。黃塵觸壘起,勇奮奔貔熊。鉛刀異莫邪,所覬一割功。
碧眼龐眉老比丘,云根高臥語難酬。蕭然丈室無人問,一炷爐峰頂上浮。
箏雁斜行綴春柱,內家學得涼州舞。九枝燈死月色青,猶記君王夢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