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棲
宦游蕭索為無能,移住中條最上層。
得劍乍如添健仆,自此致身繩檢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宦游蕭索為無能,移住中條最上層。
得劍乍如添健仆,自此致身繩檢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官場生涯寂寞冷落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力,于是移居到中條山的最高處。得到寶劍就好像增添了一個健壯的仆人。從此讓自己置身于規矩約束之外,怎么能讓自己在世間的道路上每天都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呢。
宦游:外出求官或做官。
蕭索:寂寞冷落。
中條:中條山,在山西西南部。
乍:忽然,突然。
繩檢:規矩約束。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
詩人可能在官場中遭遇挫折,仕途不順,感到自己在官場無法施展才能,于是選擇隱居到中條山,這首詩便是在這種心境下創作的。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官場的不滿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直抒胸臆,以劍為寄托,展現出一種灑脫不羈的態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在仕途失意后的心態。
萬家煙樹散啼鴉,上國清明好物華。滄海幾回驚節序,東風隨處見鶯花。山回鳳闕云邊出,柳帶龍旗雨外斜。欲醉芳尊消客況,鵑聲落日在天涯。
久作乘風去,重尋聽雨眠。更無輕絮落,又見小荷圓。芍藥何人種,茂葵一笑妍。亂離歸未得,且復此經年。
蜀岡勝概甲淮東,一棹清溪曲曲通。溪盡兩岸柳亦終,仰見蓊郁萬嶺松。松濤謖謖生寒?,有如碧澗滌吾胸。丹雘遠隱蔥翠叢,望之惝恍太虛宮。蜀岡并峙本三峰,東斷西連中勢雄。岷脈遠來跡可蹤,蜿蜒突起昂蛇龍。有級可拾何須筇,竹間幽徑不知窮。棲靈古剎佛塵封,洛春舊堂牡丹空。平遠真賞阿閣重,石刻摩挲妙跡逢。仰望千載懷歐公,賢太守為文章宗。風流邈矣精爽鐘,湖山簪屨相步從。平山堂上登從容,文欄畫檻雕玲瓏。隔江山色黛眉同,薄施淺掃造化工。若有若無若迷濛,又若淡焉又若濃。其光直欲撲簾攏,其色直欲奪菜蔥。其勢千疊橫復縱,開作山堂青屏風。山堂占阜能幾弓,妙攬遠山幾席供。天造地設人鑄镕,鑿奇發異開昧蒙。我欲倚檻飲大盅,山僧謂有泉淙淙。其液甘冽如乳融,飲之果可代釅醲。跡之穴在石壁中,覆以古亭褪髹彤。窺之黑黝深窟窿,投石聞能響洪鐘。四顧草木夏蔥蘢,中臥頹垣與敗墉。昔沼臺今巢蟻蜂,煙云過眼太遽悤。獨有山堂立如崧,窗楯交映濕青紅。宋慶歷訖清乾隆,未廢增修藻飾功。我來中復更楊洪,魯殿靈光獨巃嵷。長詩敢以騁詞鋒,且為茲游留爪鴻。
黃鳧不食聚沙觜,蘆雞相將踏清泚。飛燕翩翩軟風里,江鄉春晴景如此。
酒盡沙頭意惘然,君今歸理曲江船。曾同憂患難為別,欲取功名莫計年。世亂人心機似箭,雨馀山路瘴如煙。諸君倘問余何似?一片丹心可對天。
館矰津亭接,臨川市暨連。木綿隨處有,賈客半吳船。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鮮。山東饒地利,十二古來傳。
龍駕回層霄,陰沖伏照光。圣人一萬歲,有道過虞唐。我與二三子,群佩爭翱翔。玉京陳義問,金匱發冥藏。春容麗藻繪,晨色泫孤芳。停思候物媚,沉思郁難當。愿及西北風,馳之通建章。
城門人跡沒蒿萊,城上青山四面開。土物只看鸚鵡賣,邑人空說鳳凰來。三年簿領心如水,十歲兒童癭似杯。賦得詩成寫厓石,欲留姓字刻蒼苔。
安悠自在坐來久,且待小僧長探手。指腹為婚同道行,靈通神志無量壽。
龍堂貝闕水仙家,夜色清寒曉轉加。淰淰凍云低草樹,娟娟晴雪照梅花。舊盟漚鳥依輕槳,新釣鳊魚出古槎。玉署詞人傳好句,絕勝圖與鳳池誇。
南浦春歸已摘瓜,欲嘗新味卻咨嗟。故園濱海東風冷,想得如今未著花。
皎皎月中兔,羅網安得錯。夫婿流宕子,翩翩長道路。上堂事舅姑,下堂力蠶作。日出行采桑,春風動紈素。不知何年少,踟躕西北顧。請君且莫顧,黃金徒自誤。黃金道路傍,誰當見國卿。
久戰詞場力未衰,毫端珠璧粲離離。氣如八尺九花馬,人似千年五聚龜。國士無雙君自有,癡兒不了我先知。七年留滯沅湘道,忽詠青山獨往詩。謫墮西南海角邊,是中樂事亦天全。漸聞長樂鐘聲近,正遇巫陽敕放年。客過茅蓬非率爾,詩如錦繡益飄然。一樽豈盡平生話,咫尺高樓起暮煙。
萬重玉帛會蓬萊,先報中吳進表來。內使傳宣催引見,舍人當殿拆封開。干戈載戢龍顏喜,正朔重頒鳳歷回。卻袖天香上歸騎,定分春色到蘇臺。霜落平原百草乾,出門何處望朝端。山林白發相逢晚,風雪滄江欲別難。使命豈辭行地遠,圣恩還復與天寬。群公定問君家世,能為蒼生遠祖安。
白石行歌自可思,惟君玉笑我能知。天高有客投壺過,月冷何人捉麈宜。騎鶴吹笙調子晉,投瓜曳舄戲安期。梅心喜躍初輸夢,山色玲瓏互放眉。環系峽猿聊破涕,霜侵木客跳吟詩。將因鳳叫彈瑤瑟,絕勝塵來擘荔枝。佩有香蘭弦語細,爐供兔藥杵聲遲。露桃勻碧低憨臉,墨蕊含毫盡解頤。洞里素書傳舞劍,階前屐齒折觀棋。寧如罷席唉雙斗,可有占璜掛一絲。蛟斷過河心亦壯,龍獰濺血膽雖奇。耕藍盡是傷三刖,被褐何妨慰五噫。萬卷筑城酬什襲,三珠為樹亞參差。溪云學水敲冰聽,泉眼流波入茗嬉。瑑卻媧天娛老態,雕成郢雪快吟姿。暈籠銀燭銷煙淚,疊戛瑯玕未粉疲。好下晶簾媒蛺蝶,豈如曇缽吠琉璃。象王定與拈花會,下士何勞刻葉疑。莫逆相看攻石意,往來珍重過溪時。緘書偶亦堪璚報,或稱磨圭三復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