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 十六夜,用秦少游韻
氣暖璇霄,波融太液,寶拘分開輦路。當此夜、衣香人面,星橋畔暗塵如雨。奈銀花、火樹蕭條,頻凝望、角抵魚龍何處。正門掩東風,笛橫別院,讓與侯家歌舞。
欲倩東皇強作主。把三夕春光,一宵留住。金縷奏、漏聲停滴,玉缸倒、客懷莫訴。況年來、子野多情,看天外烽煙,人間荼苦。仗冉冉韶華,溶溶殘月,都向醉鄉歸去。
氣暖璇霄,波融太液,寶拘分開輦路。當此夜、衣香人面,星橋畔暗塵如雨。奈銀花、火樹蕭條,頻凝望、角抵魚龍何處。正門掩東風,笛橫別院,讓與侯家歌舞。
欲倩東皇強作主。把三夕春光,一宵留住。金縷奏、漏聲停滴,玉缸倒、客懷莫訴。況年來、子野多情,看天外烽煙,人間荼苦。仗冉冉韶華,溶溶殘月,都向醉鄉歸去。
天空中氣候暖和,太液池水波蕩漾,華麗的車駕分開了御道。在這個夜晚,美人衣香與人面交相輝映,星橋畔揚起的塵土如雨點般。無奈燈火稀疏冷落,頻頻凝望,角抵、魚龍等表演都去了哪里。正門關著,東風輕拂,別院傳來笛聲,這熱鬧都讓給了侯門貴族的歌舞。想請春神強行做主,把三天的春光在這一夜留住。彈奏著金縷曲,漏聲停止,玉缸倒酒,客中情懷難以訴說。況且這些年來,我像子野一樣多情,看著天外的戰火,人間的苦難。只能憑借著漸漸流逝的美好時光,那溶溶的殘月,一同進入醉鄉。
璇霄:指天空。
太液:古代宮殿中的池名。
寶拘:華麗的車駕。輦路:帝王車駕所經之路。
星橋:指橋。暗塵如雨:形容行人車馬揚起的塵土。
銀花、火樹:指燈火。
角抵、魚龍:古代的雜技表演。
東皇:司春之神。
金縷:即《金縷曲》,詞牌名。
玉缸:酒甕。
子野:晉代桓伊的字,他善音樂,這里借指作者自己。
荼苦:比喻生活的苦難。
韶華:美好的時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中“天外烽煙,人間荼苦”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戰亂頻繁的時期。作者看到百姓生活困苦,而貴族依然紙醉金迷,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借節日夜晚的景象,反映社會的矛盾與人民的苦難。其特點是將熱鬧與凄涼、美好與苦難交織描寫,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特定時期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與思考。
風雨去愁晚,
關河歸思涼。
西游無紫氣,
一夕九回腸。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故鄉朝夕有人還,欲作家書下筆難。
滅燭何曾妨夜坐,
但使他年遇公道,月輪長在桂珊珊。
亭午羲和駐火輪,開門嘉樹庇湖??。
行來賓客奇茶味,陶家豈是無詩酒,公退堪驚日已曛。
謝家山水屬君家,曾共持鉤擲歲華。
竹里竹雞眠蘚石,
昨日西風動歸思,滿船涼葉在天涯。
日照香塵逐馬蹄,
風吹浪濺幾回堤。
無窮羅綺填花徑,
只緣頻燕蓬洲客,
引得游人去似迷。
千千鐵騎擁塵紅,去去平吞萬里空。
宛轉龍蟠金劍雪,
只有河源與遼海,如今全屬指麾中。
傾朝朱紫正駢闐,紅杏青莎映廣筵。
不道樓臺無錦繡,日暮驊騮相擁去,幾人沉醉失金鞭。
擲下離觴指亂山,趨程不待鳳笙殘。
花邊馬嚼金銜去,
殷勤莫厭貂裘重,恐犯三邊五月寒。
低著煙花漠漠輕,正堪吟坐掩柴扃。
亂沾細網垂窮巷,
霽來還有風流事,重染南山一遍青。
春日皇家瑞景遲,東風無力雨微微。
六宮羅綺同時泊,
輸他得路蓬洲客,紅綠山頭爛醉歸。
帝念瓊枝欲并芳,星分婺女寄仙郎。
鸞從闕下雖辭侶,
即看龍虎西歸去,便佐羲軒活萬方。
建元看別上元燈,處處回廊斗火層。
珠玉亂拋高殿佛,無限喧闐留不得,月華西下露華凝。
懶修珠翠上高臺,
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
君王自領美人來。
何處狂歌破積愁,攜觴共下木蘭舟。
綠泉濺石銀屏濕,
一年一電逡巡事,不合花前不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