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書警
群盜連淮海,傳聞逼近郊。
空村愁欲陷,歸燕恐難巢。
敵愾誰能壯,訛言眾易撓。
鄰家小兒女,荷擔念同胞。
物態傷吾意,流離滿道傍。
雨鳩頻逐婦,風雁忽迷行。
自分惟溝壑,何人且廟廊。
舊時阡陌在,癡望返耕桑。
群盜連淮海,傳聞逼近郊。
空村愁欲陷,歸燕恐難巢。
敵愾誰能壯,訛言眾易撓。
鄰家小兒女,荷擔念同胞。
物態傷吾意,流離滿道傍。
雨鳩頻逐婦,風雁忽迷行。
自分惟溝壑,何人且廟廊。
舊時阡陌在,癡望返耕桑。
眾多盜賊在淮海一帶作亂,傳聞他們已逼近城郊。空蕩蕩的村莊仿佛要被哀愁吞沒,歸來的燕子恐怕都難以筑巢。誰能滿懷憤怒地抗擊敵人呢,謠言很容易讓眾人動搖。鄰家的小兒女,還挑著擔子掛念著同胞。世間景象讓我傷心,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人。雨中的斑鳩頻頻追逐母鳥,風中的大雁忽然迷失了方向。我自料只能葬身溝壑,可誰又能在朝廷上有所作為呢。舊日的田間小路還在,我癡癡地盼望能回去耕田種桑。
癸未:具體年份需結合詩人所處時代確定。
警:警報,指社會動蕩不安的情況。
敵愾:對敵人的憤恨。
訛言:謠言。
撓:動搖。
自分:自己料想。
溝壑:指死亡。
廟廊:指朝廷。
阡陌:田間小路。
由于缺少具體詩人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社會動蕩、盜賊橫行的時期,詩人目睹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災難,內心悲憤,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感慨和對社會現狀的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社會動蕩下百姓的悲慘生活和詩人的憂慮。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自然與社會景象描繪展現現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為研究當時社會狀況提供了生動素材。
池塘開十畝,流水漾桃花。但得如泥醉,何須問習家。
霧暗山中日,風驚隴上秋。徒傷幽咽響,不見東西流。無期從此別,更度幾年幽。遙聞玉關道,望入杳悠悠。
物外生寥泬,精廬儼翠微。案塵收蠹簡,院靜掩螢扉。朗月思玄度,清言阻彥威。陳蹤那可即,回首悵煙霏。
斑騅不肯留人住,別怨離情。古道長亭。秋雨春風夢易醒。韶華似錦輕拋卻,寶鏡妝明。蛾翠還驚。鐵笛梅花聽一聲。
披衣開戶幾宵興,永夜無眠魂九升。坐覺飛霜明瓦屋,天如寒鑒月如冰。天如寒鑒月如冰,僵臥家僮喚不應。卻憶少年游太學,蕭然獨對短檠燈。蕭然獨對短檠燈,引睡翻書睡幾曾。自笑年來憂患熟,跏趺真作坐禪僧。跏趺真作坐禪僧,不學窗間故紙蠅。湛若琉璃含寶月,此中無減亦無增。
英宗北狩返鸞旂,花萼雙懸日月輝。大隗何曾迷圣馭,單于終是畏天威。榆河雨急龍時嘯,湯嶺秋高雪已飛。此度文孫重出塞,無人更解白登圍。
曉日都門送客行,燕山秦樹總關情。三春故國懸歸夢,六月長淮下使旌。燕子飛飛山雨急,稻花細細五風清。白云南望堪回首,非羨相如入蜀榮。
祥光蔚起照南旻,霓棟輦飛梵宇新。天欲一方開法象,地因六境坐金身。芰荷已報池塘夏,草樹猶含樂國春。幾載皈依勤兩叟,到來此日豁心神。
一士不得意,歸來今白頭。人疑舊仙吏,地是古丹丘。晚飯進珠黍,新詩題石樓。不須求大藥,君已擅千秋。
辛夷簾下憶盧仝,封寄情深諫議通。乍閱百團渾似月,不須七椀便乘風。云鐺屢挹聞香冽,松籟旋聽覺慮空。向道蒙山武夷勝,豈知樵澗摘春叢。
春風馬上夢,樽酒故人持。猶作狂時語,鄰家乞侍兒。
鎮陽峽里逢端午,萬疊云山酒一壺。莫笑客懷常寂寞,攏船燒筍當菖蒲。
曾倚空屏唱柳枝,一聲嬌逐暮云低。重來只見流鶯在,立盡斜陽不肯啼。
知他薙發是何年,褪下偏衫悄不言。莫是障魔心未了,故來臨水坐枯禪。
唐公固隋臣,宇文啟茅土。阿?隃商辛,毒乃痛海宇。何必禪讓跡,無害干戈取。為德固未深,功亦肩周武。反顧靡愧心,高光絕千古。若夫黃虞上,赫赫我皇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