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谷亭三首
聞道團營將,前茅未進師。居民坐涂炭,揮淚望旌旗。柳色烽煙外,鳩聲谷雨時。移家若飄梗,誰暇念東菑。
齊魯何多盜,冬春未解圍。元戎休按轡,黎庶待宣威。戍久軍芻竭,城寒士氣微。猶聞安撫使,先已獻俘歸。
有客來傳語,紅巾更渡淝。蒼茫連夜遁,不暇戀春衣。樓觀憐焦土,陽和感殺機。道逢鄰舍女,新向賊中歸。
聞道團營將,前茅未進師。居民坐涂炭,揮淚望旌旗。柳色烽煙外,鳩聲谷雨時。移家若飄梗,誰暇念東菑。
齊魯何多盜,冬春未解圍。元戎休按轡,黎庶待宣威。戍久軍芻竭,城寒士氣微。猶聞安撫使,先已獻俘歸。
有客來傳語,紅巾更渡淝。蒼茫連夜遁,不暇戀春衣。樓觀憐焦土,陽和感殺機。道逢鄰舍女,新向賊中歸。
聽說團營的將領,先頭部隊還未進軍。百姓陷入苦難,揮淚盼望官軍。柳色在烽煙之外,谷雨時節傳來鳩聲。百姓搬家如飄梗,誰還有空顧及田地。齊魯一帶為何盜賊這么多,冬春都未解除圍困。主帥別悠閑慢行,百姓等著您揚威。駐軍久了軍糧耗盡,城寒讓士氣低落。還聽說安撫使,已先帶著俘虜回去。有客人來傳話說,紅巾軍又渡過淝水。人們連夜倉皇逃走,沒空留戀春衣。樓閣只剩一片焦土令人憐惜,溫暖春光中卻感受殺機。路上碰到鄰家女子,剛從賊營歸來。
團營:軍隊編制。
前茅:先頭部隊。
涂炭:陷入泥沼炭火,指陷入苦難。
旌旗:代指官軍。
鳩聲谷雨時:谷雨時節鳩鳥鳴叫。
飄梗:隨風飄的草梗,比喻漂泊不定。
東菑:泛指田園。
元戎:主帥。
按轡:扣緊馬韁使馬緩行。
黎庶:百姓。
軍芻:軍糧。
紅巾:指紅巾軍。
淝:淝水。
陽和:溫暖的春光。
這首詩創作于元末戰亂時期,當時各地起義頻繁,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詩人目睹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元末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痛苦以及官軍的不作為。其突出特點是真實描繪社會現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元末社會狀況的重要詩作,讓后人能了解當時的社會風貌。
風狂雨暴雪霜聯,
人事難知欲問天。
百難盡經惟欠死,
不堪回首溯從前。
卷甲懷慚亦自捫,曾勞詞客慰寒溫。時平得士須終濟,材谫于予豈再論。轍鮒謾期忘勺水,澗松何分植高原。虛傳老馬諳途徑,悔是從前誤出門。
別苦庭椿是暮年,帶經誰課穎陽田。輕裘肥馬元非望,白首青衫不自憐。極浦風云生遠思,舊山松鶴識初緣。玉人故作傷春問,桃李何言付逝川。
憶長安,五月時,君王避暑華池。
進膳甘瓜朱李,續命芳蘭綵絲。
競處高明臺榭,槐陰柳色通逵。
本為當時國本安,
白云滿袖出商顏。
山中終是通人跡,
不似圍棋在橘間。
常若侍君側,寧論去幾程。
政須懷宿望,寧得殿名城。
執手欲何語,諛公恐不情。
斯民艱食甚,第一勸春耕。
望里江光明似鏡。一葉孤帆,搖曳斜陽影。
聽水聽風愁未穩。個儂歸計今番準。
知否小樓人瘦損。說與歸期,好共樵青等。
別緒鄉心消不盡。故鄉無恙鷗盟證。
食古須能化,飲香年復年。
蠹書不蠹國,何愧守殘編。
荷蓋點溪三數葉,
藤稍繞樹幾千層。
投閒更與高人約,
重抱琴來聽廣陵。
雨聲颯颯斷復來,間作隱隱兼出雷。
田家作苦樂不哀,拔秧插田政時哉。
誰知有客洞庭上,船破篷疏蔽無障。
何如雨笠與煙蓑,相逐田伴歌田歌。
空枝無復見巢鶯,一曲吹蓬聽最清。
繞徑自尋秋外影,打窗猶怯夢中聲。
山林枯槁曾何用,天地蕭條太不情。
獨向瓊臺高處去,居然列子御風行。
疋馬南行去路賒,青山迤邐到官家。地圖試問寬多少,剩種桑麻莫種茶。
黟中風俗近如何,雀角鼠牙知不多。君到山城無別事,棠陰滿地聽弦歌。
江天漭沆石城隅,文苑誰知在舊都。
金埒長楸頻走馬,白門新柳尚藏烏。
辟書競起趨三府,歸興偏思寄五湖。
別后中原吾自遠,可堪南望客星孤。
吟詠由來喜雨多,久晴喜雨更如何。
天心即是民心感,海甸應同畿甸歌。
立政剛柔符造化,體仁寬裕得人和。
兩間物理原難盡,勿入浮詩曲士科。
珍玉樓頭曾賭酒,
葡萄軒里共論文。
江干一別無消息,
劫后他鄉始見君。
獨愛同原子,昂藏一丈夫。蚤逃博士籍,急返步兵廚。六帙身方健,百年事易徂。鹴裘何用惜,好付酒家胡。
不受儒冠誤,知君意頗真。心能識故我,名已讓他人。謝傅登山屐,陶公漉酒巾。只今吾愧汝,碌碌尚風塵。
生事今何若,棲遲林壑間。有時或藥圃,無日不禪關。謀任巢鳩拙,身同野鶴閒。已堪稱大隱,何用覓商山。
試問清狂興,年來更有無。花前曾索飲,醉后更呼盧。惟我論交態,從人詫酒徒。何時重把袂,肯使社盟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