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鶴樓為李永明賦
依稀華表柱,疑是緱山亭。
地自龍門勝,天聞鶴唳清。
煙生青嶂合,風颯綠蕪平。
上客棲真處,時聽引吭鳴。
依稀華表柱,疑是緱山亭。
地自龍門勝,天聞鶴唳清。
煙生青嶂合,風颯綠蕪平。
上客棲真處,時聽引吭鳴。
那樓仿佛華表柱一般,讓人懷疑是緱山的亭子。此地因龍門而顯得格外勝美,天上都能聽聞鶴鳴的清越之聲。煙霧從青山間升起彌漫聚合,風颯颯吹過,綠色的雜草被吹得平整。這里是貴客棲息修真的地方,時時能聽到仙鶴引吭長鳴。
依稀:仿佛,隱約。
華表柱: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緱山亭:緱山有王子喬駕鶴升仙的傳說,緱山亭或與這傳說有關。
龍門:可能指當地有名的龍門之地。
鶴唳:鶴鳴。
青嶂:青山。
綠蕪:綠色的雜草。
上客:貴客。
棲真:道家謂存養真性,返其本元。
引吭:伸長脖子鳴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為李永明而作。當時可能詩人拜訪李永明,來到鳴鶴樓,被此地景色和氛圍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人們有閑情逸致欣賞自然美景和營造修真之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鳴鶴樓及其周邊環境,突出其清幽超凡。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修真文化的喜愛。
牛跡可使圜,羊角可使直。
惟使剛者柔,造物不可得。
世方貴軟熟,剛實不可為。
為剛死道傍,已矣何所悲。
羸病知難賦遠游,尚尋好景送悠悠。
亂山孤店雁聲晚,一馬二童溪路秋。
掃壁有僧求醉墨,倚樓無客話清愁。
殘年敢望常強健,到處臨歸為小留。
異硯出漢嘉,溫潤蒼玉質。
因形作獸背,得墨如點漆。
才高德亦全,終月不更筆。
蠻溪大沱輩,烏敢相甲乙。
從我歸吳中,略計將萬日。
摩拂不去手,有若琴在膝。
名晦知者稀,體重盜計窒。
惟當草太玄,不污管商術。
結轍軒車已掃空,揮犀談笑與誰同。
日消淺醉閑吟里,春在輕陰薄靄中。
百尺游絲喜風定,一雙新燕說泥融。
天工只費須臾力,開遍東闌半丈紅。
歸來偶似老淵明,消渴誰憐病長卿。
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風吹斷畫簷聲。
剪燈院落晨猶冷,賣酒樓臺晚旋晴。
莫道此翁游興懶,蘭亭禹寺已關情。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冰。
殘蕪襯落日,老木上寒藤。
細磴欹難過,危欄曲可憑。
歸時忽已暮,點點數漁燈。
耄齒人誰及,高門世共榮。
始終膺備福,稚老遇升平。
綸綍褒嘉事,鄉閭惻愴情。
吾詩儻傳世,亦足見平生。
湖海渺云濤,浮家得養高。
方床展蘄簟,短褐束郿絳。
酒里亦何好,人間聊可逃。
酣歌柁樓底,萬事一秋豪。
殘年鄰曲幸相依,真似遼天老鶴歸。
荷浦未疏魚正美,豆畦欲暗雉初肥。
款門路近時看竹,送酒人多不典衣。
最喜夕陽閑望處,數家垣屋鎖煙霏。
久矣云霄鎩羽翰,小園聊得賦春寒。
風生鴨綠紋如織,露染猩紅色未干。
不向山丘嘆零落,且從兒女話團欒。
人言麥信春來好,湯餅今年慮已寬。
未說無功爵位叨,昔人所畏在功高。
印如斗大寧常保,劍拄頤長祇自勞。
酒社極知身可隱,獵場猶得氣差豪。
世間見透渾無事,狐貉安能詫缊袍。
今日山翁自治廚,嘉殽不似出貧居。
白鵝炙美加椒后,錦雉羹香下豉初。
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壓春蔬。
平生責望天公淺,捫腹便便已有余。
去國己酉冬,忽見十頒歷。
衰殘口兩齒,困阨家四壁。
時看溪云生,飽聽簷雨滴。
悠然度寒暑,何處著欣戚。
幽人豈知我,月夕聞吹笛。
何當五百歲,相與摩銅狄。
睡覺初聞雞一鳴,披衣危坐待窗明。
殘軀已向閑中老,癡夢猶尋熟處行。
南北迢迢悲往事,古今莽莽嘆浮生。
伯倫一鍤君休笑,冢象祁連亦已平。
君看一絇絲,能得幾日絡。
君思幾州鐵,打此一大錯。
目前豈不快,后悔將奈何。
我非通神明,比汝更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