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幼云九峰山圖二首 其二
綢繆一畝宮,預備六月息。
豈特厭簪組,正爾痼泉石。
世事足悲詫,浮生類行役。
故山歸不歸,予亦難為臆。
誓從所好口,持謝車馬客。
綢繆一畝宮,預備六月息。
豈特厭簪組,正爾痼泉石。
世事足悲詫,浮生類行役。
故山歸不歸,予亦難為臆。
誓從所好口,持謝車馬客。
精心營造一處小宅院,為的是能有個地方像六月息的大鵬一樣安穩棲息。不只是厭倦了官場的束縛,更是癡迷于山水泉石。世間的事讓人感到悲傷詫異,短暫的人生就像在外奔波服役。故鄉是回還是不回,我也難以揣測。我發誓要追隨自己的喜好,以此謝絕那些奔走于仕途的人。
綢繆:原意為緊密纏縛,引申為精心謀劃。一畝宮:指小宅院。
六月息:出自《莊子·逍遙游》,大鵬遷徙到南海要憑借六月的大風,這里指安穩的棲息之所。
簪組:古代官員的冠飾和印綬,代指官職。
痼:本指經久難治愈的病,這里指對泉石的癡迷。
悲詫:悲傷詫異。
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行役:指因公務或勞役在外奔波。
臆:揣測。
車馬客:指奔走于仕途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官場,對官場生活感到疲憊和厭倦,向往自然山水和故鄉生活,在這種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的厭棄。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部分文人的心境。
九天運轉三陽泰,一節霜寒萬灶軍。烽火不驚春野靜,戍樓空照夕陽曛。
荊扉閒掩碧江邊,十載愁如水上煙。溪樹半含鶯語澀,朔云中斷雁行偏。知音幾處逢歌雪,問字何人識草玄。敝宅屢遷無足相,飄零還見汝家賢。當年竹馬外家游,共看初生似阿侯。山豆種來楊氏盛,楚蘭滋遍女媭愁。春深豹霧薰書幌,水接鵬溟動釣舟。千古運期更姓字,虛名知爾世情留。
城隅半是水煙居,怪底先生掩敝廬。性懶逢人多不櫛,門常簡出為無車。南橋慣兌長腰米,北海新嘗有翼魚。地僻官閒何所事,碧窗焚蒳了殘書。
靈山一片云邊雨,每為熙朝作歲豐。
儱侗復儱侗,平夷更平夷。伸手不見掌,趙州東院西。
煙火人間愿食貧,芳心索解費旁人。玄都觀里思前度,崔護門前作后身。仙闕白云飛獨鶴,愛河綠水斷修鱗?雕欄曲折春如海,無分看花命不辰。晴窗拈筆試鉛朱,寫幅花陰獨立圖。欲念不生參內典,愛情宛死讀山樞。收將意馬臨崖勒,塞盡靈犀眾竅蘇。天女散花無住著,置之一笑口含胡。落花無可奈何天,修到鴛鴦不羨仙。香粉自今毋我怨,笑啼從此有人憐。斷魔纏擾磨心鐵,釋負清涼脫臂綿。猶藉新詩償宿債,情絲縷縷綰蠶眠。也識焦桐爨后琴,斯人畢竟是同心。未妨憐子心多苦,何事干卿妒太深?十二巫峰云雨峽,三千蓬島水云潯?;硖詈ow精衛,轉笑癡情似此禽。
簇蝶裙腰,鈿蟬鬢影,前度嬉游春時節。綺陌香泥,昨夜初飄春雪。妝點出、夾岸瓊樓,映燈火、繁星明滅。那知他、瓦冷圓月,欄干偎罷被池熱。匆匆驪唱又發。誰向青青客舍,垂條攀折。淡粉輕煙,珍重泰娘留別。邀顧曲、檀板梨園,約載花、玉驄金埒。總今日、回首音塵,個儂先愁絕。
危峰高際天,掩冉云滿谷。幽人玩奇變,昕夕看不足。迎風翠蓋翻,映日錦屏矗。澹涵霞影紅,濃混黛光綠。出處自有時,悠然靡羈束。蒼生望霖雨,毋為滯林麓。
鐵面蒼髯洛陽客,玉顏紅領會稽仙。街頭相見如相識,恨滿東風意不傳。畫取維摩室中物,小瓶春色一枝斜。夢回映月窗間見,不是桃花與李花。
晚就田郎飲,高歌坐此庭。炎天忽云雨,西日更雷霆。席傍檐花濕,窗臨苑樹青。相過戀朋好,常得慰飄零。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萬尋,森散覆旸谷。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纖月一鉤涼宇,夜色凄清如許。紈扇乍捐時,觸著別離情緒。無語,無語。坐看隔河牛女。
故國逢重九,登高望眼開。此時堪適意,落日未須催。莫惜題糕句,休辭泛菊杯。涼風吹酒醒,騎馬北門回。
秘幄留高議,雄邊倚茂勛。風流自南國,禮樂得中軍。臥疾初無損,遺忠忍遽聞。寢門今日慟,長作死生分。
雞鳴茅店曙煙高,望望鄉關別思勞。夢合乍驚蝴蝶散,一江風雨撼驚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