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廟
云散星馳不盡流,殢人江海思悠悠。
出山豈特分清濁,歧路無端感去留。
咫尺便成千里別,縈回難挽百年愁。
最憐萍葉隨波去,夜夜寒情上客舟。
云散星馳不盡流,殢人江海思悠悠。
出山豈特分清濁,歧路無端感去留。
咫尺便成千里別,縈回難挽百年愁。
最憐萍葉隨波去,夜夜寒情上客舟。
云兒飄散、星辰疾馳,江水不停流淌,羈留于江海讓人思緒悠悠。山溪流出山不只是分清了濁水清水,岔路無端讓人感慨去留。距離雖近卻成了千里之別,曲折的水流難挽百年憂愁。最可憐那浮萍葉子隨波而去,每一夜的寒情都涌上客船。
殢(tì)人:使人困留。
豈特:不但,不僅。
歧路:岔路。
縈回:盤旋往復,這里形容水流曲折。
萍葉:浮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羈旅漂泊中,在分水廟附近看到山水、岔路等景象,引發了對人生去留、離別等問題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離別愁緒和人生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感悟。
在澗幽人樂考槃,南山白石夜漫漫。空林無風萬籟寂,長嘯一聲山月寒。
五峰高,五峰高。膚寸雨天下,桔槔胡爾勞。蕭蕭風木增悲號,人生蹤跡殊蓬蒿。
峽轉逢孤寺,庭荒起暮煙。石堂惟有壁,松樹不知年。劫火關塵世,名香斷勝緣。登臨霜草地,想像雨花天。何處飛馴鴿,無由見老禪。梵音泉自落,法鏡月空懸。凈土還如此,浮生重惘然。門前車馬客,誰復問青蓮。
去歲春游愛野棠,今年還復出東墻。行思往事心猶在,卻照清溪鬢已蒼。
妙跡苦難尋,茲山見幾層。亂峰螺髻出,絕澗陣云崩。措意元同畫,觀空欲問僧。莫教林下意,終老嘆何曾。
當年此地共揚舲,一入泉臺竟不醒。墓上白楊今老大,江頭古木自青青。
貧農值年兇,終歲常苦饑。貧女蠶不收,終年廢機絲。無食夫婿事,無衣妾心悲。終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罷。居然不成繭,何以慰我思。君不見金谷園中歌舞妾,金縷衣裳自盈篋。一朝禍起墜高樓,翠袖紅衿如電滅。嗟嗟蠶婦莫憂寒。孟光身上無衣完。
一官職檄冷秋冰,盡日量書接夜燈。老去髭須無可染,秋來面目自生憎。湖通堰尾聽泉激,日出山尖見雪層。結習未除江海客,不忘回首夢觚棱。
時世新妝學內家,漁人錯認武陵霞。百年艮岳空留樹,一夜春風為染花。月里嫦娥羞素服,山中仙客餌丹砂。也知風骨依然在,雪后黃昏瘦影斜。
遠承仙詔出烏蠻,春色相隨萬里還。一舸又經人鲊甕,全家如過鬼門關。舟師捩柁倉皇際,魚腹埋身頃刻間。到岸不須談往事,且宜攜酒看青山。
駿馬須好鞍,彊弓須勁箭。將軍不知兵,健兒空自健。
月落云窗黑如漆,一紙家書燈下筆。不知昨夜秋淺深,五更枕前啼蟋蟀。
釣鰲人去竿兒在。雨淋日炙經千載。余鯹化盡發幽香,又高低蓓蕾。漢皋排一一,將解羅襦有待。游蜂閒蝶總相知,怕恨天情海。
薌溪清,薌溪清。年光似晝夜,一涸復一盈。從今霜月烏啼更,莫使哀哀孝子聽。
酒酣斫劍氣如云,屠狗吹簫盡策勛。漢室功臣誰第一,黃金合鑄紀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