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皮日休悼鶴
直欲裁詩問杳冥,豈教靈化亦浮生。
風林月動疑留魄,人間飛去猶堪恨,況是泉臺遠玉京。
經秋宋玉已悲傷,況報胎禽昨夜亡。
霜曉起來無問處,伴僧彈指繞荷塘。
直欲裁詩問杳冥,豈教靈化亦浮生。
風林月動疑留魄,人間飛去猶堪恨,況是泉臺遠玉京。
經秋宋玉已悲傷,況報胎禽昨夜亡。
霜曉起來無問處,伴僧彈指繞荷塘。
真想寫詩詢問那高遠幽深之處,怎能讓這靈物也如浮生般消逝。風吹樹林月光晃動,仿佛它的魂魄還留在此處。它飛向天空都讓人遺憾,更何況是去了那遙遠的陰間。宋玉在秋天本就哀傷,何況又傳來仙鶴昨夜死去的消息。霜晨起來無處尋覓它的蹤跡,只能陪著僧人繞著荷塘,彈指嘆息。
杳冥:高遠幽深之處。
靈化:指仙鶴的靈幻變化,這里代指仙鶴。
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這里借指仙鶴生命短暫。
泉臺:指陰間。
玉京:道教稱天帝所居之處,這里泛指高遠的天界。
胎禽:指仙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皮日休可能寫了悼鶴的詩,作者與之唱和。當時或許是作者身邊有仙鶴死去,引發了他對生命無常的感慨,結合自身或當時文人常有的悲秋情緒,創作出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仙鶴的逝去,以景襯情,借典故強化情感。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情感表達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生靈的關注和細膩情感。
百萬貔貅動塞塵,朝廷委寄不輕人。
胡兒生事雖然淺,國士盡忠須是純。
隴上悲歌應憤惋,林間酣飲但酸辛。
欲陳一句好言語,只恐相知未甚真。
三十年交舊,相逢各白頭。
海壖曾共飲,洛社又同游。
脫屣風波地,開懷松桂秋。
兩眉從此后,應不著閑愁。
凌晨覽照見皤然,自喜皤然一叟仙。
慷慨敢開天下口,分明高道世間言。
雖然天下本無事,不那世間長有賢。
自問此身何所用,此身唯稱老林泉。
皤然一老翁,凡百事皆慵。
舊物不盡記,故人難得逢。
幽花渾在霧,殘夢半隨風。
只且愿天下,時和與歲豐。
心在人軀號太陽,能于事上發輝光。
如何皎日照八表,得似靈臺高一方。
家用平康貧不害,身無疾病瘦何妨。
高吟大笑洛城里,看盡人間手腳忙。
老去無成不入時,中年養病只吟詩。
因乘意思要舒放,肯把語言生事治。
世上閑愁都一致,人間何務更能為。
攜筇晚步天津畔,為報沙鷗慎勿飛。
人之為善事,善事義當為。
金石猶能動,鬼神其可欺。
事須安義命,言必道肝脾。
莫問身之外,人知與不知。
知盡人情天豈異,未知何啻隔天地。
少時氣銳未更諳,不信人間有難事。
知盡人情與天意,合而言之安有二。
能推己心達人心,天下何憂不能治。
天下居常,害多于利。
亂多于治,憂多于喜。
柰何人生,不能免此。
柰何予生,皆為外事。
所失彌多所得微,中間贏得一歔欷。
人榮人悴乃常理,花謝花開何足追。
偶爾相逢卻相別,乍然同喜又同悲。
只消照破都無事,何必區區更辨為。
火能勝水,火不勝水,其火遂滅。
水能從火,水不從火,其水不熱。
夫能制妻,夫不制妻,其妻遂絕。
妻能從夫,妻不從夫,其妻必孽。
年老逢春莫厭春,住家況復在天津。
既將水竹為生計,須與風花作主人。
故宅費功除瓦礫,新畦加意種蘭薰。
未知去此閑田地,何地更能容此身。
飲酒不甚多,數杯醺心顏。
未醺不可止,既醺勸亦難。
誰云萬物廣,豈出天地關。
誰云萬事廣,豈出人情閑。
有物輕醇號太和,半醺中最得春多。
靈丹換骨還如否,白日升天似得么。
盡快意時仍起舞,到忘言處只謳歌。
賓朋莫怪無拘檢,真樂攻心不柰何。
非有非無是祖卿,都來相去一毫芒。
人人可到我未到,物物不妨誰與妨。
失即肝脾為楚越,得之藜藿是膏粱。
一言千古難知處,妙用仍須看呂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