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帝子威儀絕,儲妃禮度優。疊鼓陪仙觀,凝笳翼畫辀。郁郁神香滿,奕奕彩云浮。排空列錦罽,騰歡溢皇州。
金閨未息火,玉樹鐘天愛。月路飾還裝,星津動歸佩。紫極流宸渥,清規佇慈誨。恩波洽九流,光輝軼千載。
列席詔親賢,式宴坐神仙。圣文飛圣筆,天樂奏鈞天。曲池涵瑞景,文宇孕祥煙。小臣同百獸,率舞悅堯年。
帝子威儀絕,儲妃禮度優。疊鼓陪仙觀,凝笳翼畫辀。郁郁神香滿,奕奕彩云浮。排空列錦罽,騰歡溢皇州。
金閨未息火,玉樹鐘天愛。月路飾還裝,星津動歸佩。紫極流宸渥,清規佇慈誨。恩波洽九流,光輝軼千載。
列席詔親賢,式宴坐神仙。圣文飛圣筆,天樂奏鈞天。曲池涵瑞景,文宇孕祥煙。小臣同百獸,率舞悅堯年。
太子妃儀態絕美,儲君之妃禮儀風度優秀。擊鼓之聲陪伴著道觀,笳聲環繞著彩車。濃郁的神香彌漫,燦爛的彩云飄浮。在空中排列著華麗的毛氈,歡騰的氣氛溢滿京城。公主閨中情意未消,如同玉樹般備受上天寵愛。月下路上整理歸裝,星河邊玉佩晃動。皇宮中流淌著帝王的恩澤,美好的規范等待著慈母的教誨。皇恩惠及各方,光輝超越千年。皇帝下詔讓親貴賢才列席,盛宴上眾人如神仙般安坐。皇帝御筆寫下圣文,天上之樂奏響。曲池蘊含祥瑞之景,樓閣孕育吉祥之煙。小臣如同百獸,歡快起舞迎接太平之年。
帝子:指太子妃。
儲妃:太子的妃子。
疊鼓:連續不斷的鼓聲。
凝笳:舒緩的笳聲。
畫辀:彩車。
錦罽:華麗的毛氈。
金閨:指公主的閨房。
玉樹:比喻公主。
宸渥:帝王的恩澤。
清規:美好的規范。
恩波:皇恩。
九流:泛指各方。
軼:超越。
鈞天:天上的音樂。
此詩應是在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這一重大皇家喜事時,詩人奉太子之命而作。當時唐朝處于相對繁榮的時期,皇家的婚娶之事往往會大肆操辦,以彰顯皇家威嚴和國家昌盛,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詩進行歌頌。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家喜事,突出特點是語言華美、場面描寫宏大。它是典型的宮廷應制詩,在文學史上雖藝術創新不足,但反映了當時的宮廷生活和文化氛圍。
看雪山齋起不眠,馀寒猶覺入新年。三分春色深無賴,一樹梅花好自憐。兔外陰云連楚澤,雕邊朔氣隔胡天。窮崖空谷渾蕭瑟,煖在朱樓碧樹顛。
凈不涉緣,照不對物。用無去來之相,混無彼我之心。穩穩密密,玲玲瓏瓏。宛轉虛玄事不彰,明暗只在影中圓。
萬里攜家出塞行,男婚女嫁總邊城。多年無復還鄉夢,官府猶題舊里名。
天將轉冷熱連日,云欲開晴雨數絲。造物從容消長處,盍將人事此中推。
聞道君家陸秀夫,崖山變起為捐軀。君臣未葬江魚腹,畢竟先生際會殊。
何處移來一艇閑,褰衣同憩樹陰間。自緣別久多情話,不為看山忘卻還。
水不能清,以姑而清。姑之清兮,水之榮兮。水不能濁,以嫂而濁。嫂之濁兮,水之辱兮。惟婦與女,水其因汝。人不知之,水則知汝。吁嗟婦兮,畏此水之知兮。吁嗟女兮,畏此水之因兮。
人去天寒,江空歲晚,與君攜手層嵐。帶一分酸。離心未飲先酣。十年水驛煙郵慣,奈而今、不是江南。蕩秋魂、一尺荒波,濕了征衫。桓郎已自傷搖落,問歸鴻聲里,此別何堪。短鬢難搔,衰楊一樣毿毿。斜陽尚在孤城角,近黃昏、不見征帆。待何時、月下幽坊,玉塵重譚。
隨例趨朝共質成,陽侯何苦滯前程。波濤洶涌來天地,心緒飄搖似旆旌。郡小幸教諸事了,官貧贏得一舟輕。重陽遮暮多風雨,吟掩蓬窗坐到明。
學則渾繪緯,口則繪緯渾。
步盡郊原上碧岑,掃開磐石憩幽林。平沙斷島蒼茫外,疊嶂穹崖紫翠深。過眼韶光仍夏景,娛人清響有山禽。浮生至樂惟兄弟,況是登高共醉吟。
風急吹山燒,煙光遠障空。草根延木杪,西麓走東峰。晚照曛殘蝀,青天下火龍。秪應便樵獵,有路入深松。
煙凈江天迥,冥鴻自不群。飛回一片雪,叫入萬重云。
我有故人在崇慶,忽看圖志憶當年。北來已近三秋別,西上寧回萬里船。峽口猿啼山月上,關頭雁度野煙懸。如今縱有千鐘酒,談笑何因醉此筵。
百城游遍,遍詣文殊。不見其身,唯摩其頂。老眼就看青嶂骨,敗鞋行到白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