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二首
山蘚幾重生草履,澗泉長自滿銅瓶。時將如意敲眠虎,遣向林間坐聽經(jīng)。
一夏不離蒼島上,秋來頻話石城南。思歸瀑布聲前坐,卻把松枝拂舊庵。
山蘚幾重生草履,澗泉長自滿銅瓶。時將如意敲眠虎,遣向林間坐聽經(jīng)。
一夏不離蒼島上,秋來頻話石城南。思歸瀑布聲前坐,卻把松枝拂舊庵。
山上的苔蘚多次生長,都快把草鞋遮住了,山澗的泉水總是將銅瓶裝滿。時常拿著如意去敲打睡著的老虎,讓它到林間坐著聽經(jīng)。整個夏天都不離開蒼島,秋天來了頻繁說起石城之南。想著回到瀑布聲前坐著,還用松枝拂去舊庵的灰塵。
山蘚:山上的苔蘚。
草履:草鞋。
銅瓶:僧人盛水的器具。
如意:僧人說法時手持的器物。
蒼島:青山。
石城南:石城的南邊。
舊庵:舊時的庵堂。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佛教較為盛行,僧人生活常為文人所關(guān)注和描繪。詩人可能在游歷山林時,看到僧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和超凡的氣質(zhì),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xiàn)僧人與眾不同的生活與精神境界。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富有奇幻色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為研究古代僧人生活和文人對僧道文化的態(tài)度提供了資料。
惙惙懷坦途,由之乃江河。波起旁所駭,舟中如室家。中林設(shè)暗罟,鴻鵠逝九阿。讒巧誠相戕,飛鳥日暮過。修短自然理,作色將誰何。
一點春山一點愁,一絲暮雨一聲鳩。病中況更緣詩苦,夜去可堪無酒休。今夜遙知春欲歸,望春不極立多時。草迷野渡東西岸,月掛寒松上下枝。曉雨初收翠靄濃,此番二十四番風。忽驚春暮翻為雪,乃是楊花飛滿空。落紅庭院綠池塘,語燕啼鶯亦可傷。霽柳吹花春已老,暝槐成幄日初長。
林下機聲復碓聲,時時犬吠又雞鳴。雖然此是尋常物,村落聞之即太平。沽酒人家短竹籬,門前三兩牧牛兒。雖然此是尋常物,軍馬才過不見之。桑柘陰陰間苧麻,店前下馬便斟茶。雖然此是尋常物,亂后空村沒一家。大婦銀釵小綠裙,采茶洗菜踏溪云。雖然此是尋常物,一旦無蹤為過軍。屋上炊煙屋下燈,客來汲井具瓶繩。雖然此是尋常物,不是承平見不能。
夢中曾泊洞前船,落絮飛花是去年。今日來尋泊船處,一江風雨草連天。
江水湯湯,鰋鯉洋洋。二子同舟,無言瘁傷。南山有竹,雁鳴于陸。二子同縛,將誰之辱。楚風吹荇,今復哀郢。耄耋孺子,空牖夜耿。遙瞻彼袞衣兮,針黹其誰歸兮。春卉之菲菲兮,徒教余心悲兮。
行極天南仍賣文,屠沽鬧里掩重門。夢過青草連山浪,醉哭蒼梧入廟云。歸計因人終日誤,鄉(xiāng)音隔賊幾時聞。故園荷葉田田盛,可得霜前制翠裙。
去年民食十分災,一力先生盡救回。今日手攀轅下者,人人都自翳桑來。
越王兵敗已山棲,豈望全生出會稽。何事夫差無遠慮,更開羅網(wǎng)放鯨鯢。
才名久滯廣文氈,甲子頻催絳縣年。共說稱觴華旦近,那知扶杖白云邊。道人酒熟應(yīng)同醉,坐客詩成忽遠傳。黃石赤松長不老,從來山澤號癯仙。
歸舟欲背南風發(fā),別盞初開落日斜。社曲寄聲憑驥子,武陵回首惜桃花。東游西泛經(jīng)旬日,揮翰留詩到幾家。滿眼卻愁歸路黑,時從野老問江叉。
平山堂下東風,何處海棠春、瓊花月。橋上十里珠簾,金釵翠袖歌聲徹。醉倒玉人扶、銀燈揭。莫問舊日江山,幾多離別。卻憶錦帆游、迷宮闕?;厥坠试贩比A,豪氣五陵都銷滅。斷柳鎖寒煙、潮聲咽。
人海茫茫伏險途,沉淪誰復問無辜。平民平白遭羅織,功狗功成受戮屠。千古同悲三字獄,一封休上萬言書。為云為雨君王慣,伴虎批鱗幾世殊!
圣恩寬逐客,不遣過輪臺。談笑潼關(guān)去,云霞仙掌開。故鄉(xiāng)深念汝,遠道竟能來。明日相思處,高秋鴻雁回。
永嘉名郡多名族,孝義忠貞戴氏家。曾向轅門干上將,甘從虎穴試磨牙。蘭孫比玉香凝砌,棣萼聯(lián)輝樹有華。意氣每逢天上使,年年來此憩星槎。
怯聽?兄語,相將慰莫悲。誰能心頭肉,剜卻肝無摧。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