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晦日作 其五
燕山郁岧峣,易水流浩浩。
念我同根人,于役在遠道。
揮淚望故鄉,發白一何早。
生無歸來日,死葬邊城草。
豈不怨離訣,天命難自保。
朝露矧易晞,悲哉《陳情表》!
燕山郁岧峣,易水流浩浩。
念我同根人,于役在遠道。
揮淚望故鄉,發白一何早。
生無歸來日,死葬邊城草。
豈不怨離訣,天命難自保。
朝露矧易晞,悲哉《陳情表》!
燕山高聳峻峭,易水浩浩蕩蕩地流淌。想起我的同胞兄弟,服役到了遠方。我揮淚遙望故鄉,頭發怎么這么早就變白了。活著沒有歸來之日,死后只能葬在邊城的荒草中。難道不怨恨這生離死別嗎?只是天命難自保。何況生命像朝露一樣容易消逝,可悲啊,就像那《陳情表》所訴的無奈!
郁岧峣:形容山勢高峻。郁,茂盛、高聳的樣子;岧峣,高峻。
于役:服役。
矧:況且。
晞:干,這里指朝露消散。
《陳情表》:西晉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表達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不能應詔為官的苦衷。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處于戰亂或動蕩時期,百姓生活困苦,很多人被迫服役遠方。詩人或許是看到同胞兄弟離家服役,自身也面臨著命運的無常,因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離情別緒和對命運的無奈。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百姓的生活狀態和情感。
儀真來往幾經秋,風物淮南第一州。山勢北來開壯觀,大江東下峙危樓。沙頭縹緲千家市,艫尾連翩萬斛舟。去去煩君問耆老,幾人猶得守林丘。十萬流離仰二天,淮民只說使君賢。向來積貯知無有,此去規模要有傳。幼學可能傳榷酤,遠猷無惜助籌邊。公馀更向髯參問,今賦梅花第幾篇。
我未識江生,而知生之名。生年始十六,文采動群英。乃父嚴州守,其學見之行。承家今有子,賢路擬相仍。吾友阮君浩,楊欽及其兄。與生同筆硯,臨別莫為情。千里馳書來,祈我贈詩聲。詩以道情志,不以供人事。矧我非善鳴,何以塞君意。雖然仁者贈言古有之,要之其言不必寄。嘗聞君子學為己,請贈此語當篇詩。
拂曙魚緘溯草堂,美人題寄自涇陽。雙鉤匣底星辰動,一刺懷中道路長。綠水蒹葭浮夢寐,青山薜荔伴行藏。相思會發蘭陰興,爛醉青蓮玉盌傍。
幾許春才好,誰令綠遽深。風光曾著眼,時序只驚心。永日便甘寢,羈懷怯苦吟。春歸猶作客,晴少更多陰。
羽仗森嚴午夜陳,千官行殿慶新春。四時佳節逢元日,甲子豐年見上旬。鵠立久叨居侍史,鹿鳴今喜宴嘉賓。凱音歸及燒燈候,一路東風火樹新。
璧水橋邊此客,金鑾坡上何人。沙場老馬事無成。淚濕青瑩夾鏡。袖手煙霏小景,回頭石嶺空城。乾坤遺恨渺難平。目斷塞鴻孤影。
自從北渡浣紗溪,十載家山入望低。失學已憐元亮子,長齋應愧太常妻。百年世事醯雞變,一夜鄉心謝豹啼。卻向歸涂望遼鶴,白頭和淚寫凄迷。
客床何所有,四壁絕蟲吟。遠夢回燈暗,叢篁折雨深。戒寒如換世,示疾見初心。三尺無弦木,寥寥發至音。
何年留此巖,洞壑深藏幽。懸崖石棧細,佛屋居上頭。聞君日登覽,頗遂平生游。想當入空翠,決?香氣浮。林深遠溽暑,池凈涵清秋。逢僧作茗供,庶可終日留。人生濁世中,萬物同一漚。今我衰且蹇,亦復事林丘。臨風誦君詩,勢利兩俱休。
法數相開本是權,一增圣教竟流傳。儒門亦有周書在,八政五行相次編。
溪谷風聲何瑟瑟,嘯歌長在兩長松。金雞翔舞不多見,青壁夤緣知幾重。花時掃閣黃塵滿,泉處鑿厓甘露濃。待我與攜笙鶴去,香爐對面禮陶峰。
仁風藹區宇,圣道日月明。膏澤育萬匯,衣冠樂升平。夷陵雖云僻,豈無王化并?奈何洙泗流,不浹荊楚氓。蛆惑祠奸操,聲教若掩扃。樊山老文學,執法開杳冥。蕩滌眾陋習,魑魅不能攖。巍巍魯靈光,中天麗晶瑩。一變風俗美,再變禮樂興。允矣千載下,勛業昭汗青。
東方龍君降靈女,騰飆曳煙軋腥雨。撲花掃海神為悲,玉帝封為九河主。貝宮銅龍刺云滑,彤臺斗玉蛟柱八。瓊絲絡鳳騎紫霞,金帖瓏瓏水晶襪。鰲頭牽波月簌漉,翠幄銀屏沓珠屋。倒窣天瓢澆火龍,九點齊州一時綠。撾鐘歡飲邀萬年,花宮盤盤象青天。湘妃獻樂鼓冰弦,下窺四海銷氛煙。
罪人豈是好吟詩,詩是罪人撥悶詞。成后朗吟閑自詠,融融滿目見天機。
吾園亦在東門外,昨日清明手種瓜。不信邵平能五色,吾園兼有武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