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其三 壽袁六完都諫
列戟門庭,伏蒲夙望,帝里優游。正介眉嘉日,頻開笑口,浮觴仙醞,宛轉歌喉。
暫輟趨朝,從容散帙,且自忘機狎野鷗。盱衡處,把經綸事業,靜里搜求。
升平樂事清幽。好共倒、金樽秉燭游。就霏霏窗雪,時焚諫草,溶溶卿月,近傍瓊樓。
蒂擁旌旄,兄依梧影,輝映中朝孰與儔。春無恙,集南皮賓客,譚宴風流。
列戟門庭,伏蒲夙望,帝里優游。正介眉嘉日,頻開笑口,浮觴仙醞,宛轉歌喉。
暫輟趨朝,從容散帙,且自忘機狎野鷗。盱衡處,把經綸事業,靜里搜求。
升平樂事清幽。好共倒、金樽秉燭游。就霏霏窗雪,時焚諫草,溶溶卿月,近傍瓊樓。
蒂擁旌旄,兄依梧影,輝映中朝孰與儔。春無恙,集南皮賓客,譚宴風流。
袁都諫家門有列戟之榮,有直言敢諫的聲望,在京城自在地生活。正值他大壽之日,常常歡笑,美酒不斷,歌女婉轉歌唱。暫時不用上朝,悠閑地翻閱書籍,忘卻機心與野鷗親近。他高瞻遠矚,在平靜中謀劃經世治國的大業。太平盛世的樂事清幽自在。正好一起倒滿酒杯,秉燭游玩。在紛紛揚揚的窗前雪下,不時焚燒諫書;在皎潔的月光下,靠近華麗的樓閣。他手握兵權,兄長也有好的地位,在朝廷中誰能與他們相比。春天依舊美好,他召集賓客,宴會風流雅致。
列戟門庭:指顯貴人家,門前排列著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伏蒲:指臣子直言敢諫。
帝里:京城。
介眉:祝壽。
浮觴:斟酒。
散帙:打開書帙,指看書。
忘機:忘卻計較、巧詐之心,自甘恬淡。
盱衡:揚眉舉目。
經綸: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諫草:諫書的草稿。
卿月:喻指朝廷中的高級官員。
旌旄:旗幟,這里指兵權。
南皮賓客:指曹丕在南皮與友人聚會的典故,后泛指文人雅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詞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處于相對太平的時期,袁六完都諫在朝廷有一定地位和聲望。作者可能是袁都諫的友人,在其壽辰之際創作此詞為他祝壽,表達對他的贊美和祝福。
這首詞主旨是為袁六完都諫祝壽,突出了他的顯貴地位、才能和品德。其特點是語言華美,意境祥和,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祝壽詞的創作風格和社交文化。
厭世逃名者,誰能荅姓名。曾聞王樂否,眷取路傍情。
四郊禾稼如云,方驚數日甘霖好。吾皇有德,老天能事,非因人禱。一夜風雷,玄云撩亂,銀河傾倒。問田間消息,年年氣象,更催得、秋成早。壓盡東華塵土,湛冰壺、九重清曉。晴光漸放,瀛洲波定,御溝聲小。綠野春回,黃扉晝靜,篆煙縈繞。愿魚羹有飯,避賢歸去,向山林老。
鑿井得甘泉,渴者恒自私。流潤不擇地,委順復何疑。海南絕風雨,水木況華滋。鄰舍解讀書,諸生還誦詩。何必懷故都,聊樂宜在茲。星河度白鶴,山月懸蛾眉。來晚去何速,勞人千載思。
欲雨不雨天墨色,將崩未崩石偪側。溪谷緣云已萬盤,風雨欺人作三厄。客游已慳天不慳,雷電翕歘噓晴暾。諸峰倒景互明滅,照耀金碧開山門。清都紫微逼象緯,旃林貝樹羅山樊。十方下視沙界迥,佛骨不受炎歊袢。麻衣老師寂滅久,問法羞與山僧論。但馀卓錫古泉水,念念欲洗塵眼昏。嗟予世網久躑躅,坐覽古跡空盤桓。暮歸卻滅山下路,杳杳飛鳥投芳村。
訪戴船回郊外泊,故鄉何處望天涯。半明半暗山村日,自落自開江廟花。數盞綠醅桑落酒,一甌香沫火前茶。
山徑陰陰雨未乾,春風已暖卻成寒。不緣天氣渾無準,要護荼蘼繼牡丹。
涉世誰如子,凜然霜中筠。獨能退藏密,恐污元規塵。阮籍廢臧否,曹參惟飲醇。誰為晤語者,黃卷對古人。
翠幕華筵,相將正是多歡宴。舉舞袖、回旋遍。羅綺簇宮商,共歌清羨。當瓊漿泛泛滿金尊,莫惜沉醉,莫惜沉醉,永日長游衍。愿樂嘉賓,嘉賓式燕。
世間萬事但隨身,不費將迎是圣人。雨暗云昏殷作夜,天青水碧在今晨。
湖水接天流,君山一點浮。倚丹青、畫出層樓。欲吊湘君何處也,煙草色滿汀洲。把酒記重游。相看漸白頭。賦青蘋、誰更悲秋。卻戀晚峰云外笛,滄海意付扁舟。
簪纓舊卿相,翰墨小神仙。足跡半天下,心懷太古前。仲連將蹈海,元亮未歸田。猶憶兒童歲,攀華醉管弦。
有山無水山枯槁,有水無山水汗漫。此處無山亦無水,風砂捲地鼻生酸。
飄蕭鶴發素風存,設帨先春意可論。綵袖兩行天下士,錦堂十道日邊恩。仙名舊注金人掌,皎節疑臨玉女盆。為問曲江花萬簇,不知何色是宮萱。
驚回舊夢悵離群,久別應知過所聞。忠孝勞生終有愧,何如白首臥松云。
古來夷狄難馴,射飛擇肉天驕子。唐家建國,北邊雄盛,無如頡利。萬馬崩騰,皂旗氈帳,遠臨清渭。向郊原馳突,憑陵倉卒,知戰守、難為計。須信君王神武。覘虜營、只從七騎。長弓大箭,據鞍詰問,單于非義。戈甲鮮明,旌麾光彩,六軍隨至。悵敵情震駭,魚循鼠伏,請堅盟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