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七夕歌憶升庵楊公因寄
一宵爭抵一年長,猶度金針到繡床。天下真成長會合,昆明池上兩鴛鴦。
彩袖飛來山上山,小樓金馬墮云鬟。柰花滿地無人掃,二十年前菩薩蠻。
錦窠何必奪丘遲,畢竟還他蜀錦奇。近日錦官空擅巧,博南山下乞蠻姬。
一宵爭抵一年長,猶度金針到繡床。天下真成長會合,昆明池上兩鴛鴦。
彩袖飛來山上山,小樓金馬墮云鬟。柰花滿地無人掃,二十年前菩薩蠻。
錦窠何必奪丘遲,畢竟還他蜀錦奇。近日錦官空擅巧,博南山下乞蠻姬。
一個夜晚怎比得上一年那么漫長,女子們依舊拿著金針在繡床前忙碌。要是天下真能長久相聚,那昆明池上的兩只鴛鴦就是寫照。彩袖舞動如在山間穿梭,金馬山上的小樓里美人發髻散落如云。柰花滿地也無人清掃,回憶起二十年前的《菩薩蠻》詞。織錦何必去和丘遲筆下的美景相比,到底還是蜀錦最為奇妙。如今錦官城的人徒有巧名,還要到博南山下去向蠻地女子求藝。
一宵爭抵一年長:一個夜晚怎比得上一年長,化用牛郎織女七夕相會典故。
金針:古代七夕有穿針乞巧的習俗,金針即乞巧所用針。
昆明池:在今云南,此處為實指。
彩袖:指代穿著彩衣的女子。
金馬:金馬山,在昆明東。
墮云鬟:形容女子發髻松散。
柰花:花名。
菩薩蠻:詞牌名。
錦窠:錦緞上的花紋。
丘遲:南朝梁文學家,以善寫書信和文章著稱。
錦官:錦官城,指成都。
博南山:在今云南永平西南。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楊慎(號升庵)因得罪世宗,被發配到云南永昌衛。作者在滇南七夕時,回憶起楊慎,可能是楊慎在滇期間對當地文化、技藝等方面有一定影響,作者由此創作此詩,既表達對楊慎的懷念,也融入對當地生活和文化現象的觀察。
這首詩以七夕為背景,圍繞愛情、回憶、技藝等方面展開。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展現復雜情感。在文學上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細致觀察和情感的細膩表達,一定程度反映當時滇南的社會風貌和文化交流。
翔禽首飄翳,白云寄貞私。
歲月蕩繁圃,風物遑棄時。
攬衣薛高翮,義大難為持。
沙棠亦已實,烏椑亦已侈。
淥水在盛霄,碧月問晴思。
厲飆忽若截,洞志詎有私。
人居天地間,失慮在娥眉。
得之詎有幾,木葉還辭枝。
誠恐不悟此,一日淪無期。
儔匹不可任,良晤常游移。
我行非不遠,我念非不宜。
憂來或不及,沾裳不能止。
春風易成偶,春雨積成絲。
誰能見幽隱,之子來何遲。
一言違至道,諒為達士雖。
當門一脈透長安,
游子空嗟行路難。
不是人前誇俏措,
金錘擊碎萬重關。
中原鼎沸肆鴟張,電爍飆馳莽戰場。
東海難填精衛石,西天已渡達摩航。
將軍鼓角三更咽,武帝旌旗十日忙。
千里金湯淪異域,朅來白日黯無光。
響泉一派落天風,
人在浮云柳絮中。
亭午柴關猶未啟,
碧玲瓏底拒霜紅。
獨秀峰高壓暮煙,六鰲齊駕繞諸天。
長春國傍星軺起,不夜城瞻斗極懸。
藻火爭輝排繡闥,燭龍銜耀照華筵。
已將圣澤開生面,百粵風光拱萬年。
瞬息年光似水流,蓬萊山下幾春秋。
仰天大笑云垂地,擊筑高歌月滿樓。
偃蹇喜逢金馬客,逍遙誰識醉鄉侯。
扁舟不負東游興,載酒同過謝脁洲。
氣凌霄漢。賴有交柯擎翠干。
肝肺杈枒。迸出枝頭似血花。
一隅爭霸。赤幟高張人駭詫。
待與移根。扶荔宮前認夢痕。
誰說黃州斗樣微,滿城燈火亦相輝。
癡兒方有揶揄意,卻得連江雨解圍。
月滿層城,秋聲變了,亂山飛雨。哀鴻怨語。自書空、背人去。
危闌不為傷高倚,但腸斷、衰楊幾縷。怪玉梯霧冷,瑤臺霜悄,錯認仙路。
延佇,銷魂處。早漏泄幽盟,隔簾鸚鵡。殘花過影,鏡中情事如許。
西風一夜驚庭綠,問天上,人間見否?漏譙斷,又夢聞孤管,暗向誰度。
野蔓不緣樹,空引枝葉長。
溪谷少人民,猛虎啼河梁。
虎饑不擇肉,夜盜豕與羊。
有客來何為,夜行多苦傷。
門外追呼急,子歸皆倉皇。
廬舍無遺粟,赍我諸軍糧。
軍糧幾十萬,朽腐委風霜。
諸軍何所事,戈雁以翱翔。
寧教生死隔幽關,遠別情懷較死難。
人到去時看越好,淚無揮處怨尤酸。
即防永訣誠多慮,聊訂前期強自寬。
留得兩身憔悴在,相思祇隔路漫漫。
流蘇空系合歡床,
夫婿長征妾斷腸。
留得當時臨別淚,
經年不忍浣衣裳。
憶來時,香氣上階墀。金鋪月翳映,玉戶風凝遲。妙態下須見,掩抑城難思。
憶坐時,溶漾自然生。習適久華會,方意徘徊成。形影春風里,窈窕共一情。
憶食時,朱顏并玉色。微細齊人情,歡愛似不力。別待幽靄姿,惆悵易不食。
憶眠時,薄艷委嬌弦。心心易憐念,實實怯纏綿。但惜馀香粉,何處無妖妍。
憶起時,宛轉月階上。零妝斟意審,歡氣自隨向。神緒堆久藏,因風托思想。
憶別時,不似惜崎嶇。意度蕩冶得,感念亦復殊。春草待簾櫳,光起晴蜘躇。
盜弄朝權。群佞爭趨走欲顛。蠅蟻紛紛何所慕,腥膻。一疏真能障百川。
宇宙名懸。晚節完歸更覺賢。過眼浮華何所似,云煙。青史他時好細編。
天運終還,皇圖孔厚。一朝公道明如晝。冰山忽倒倩誰扶,誅流竄殛嗟何咎。
公秩仍遷,公名逾茂。閩山閩水增清秀。吳儂稽首向邦君,一樽遙上南山壽。
秋風獵獵漢旗黃,
曉陌霜清見太行。
車載氈廬駝載酒,
漁陽城里作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