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熟翁師傅歸里六首 其六
舊夢承恩詔,遙年黨禁文。
回風傷往日,之子念夫君。
故苑蘼蕪意,荒陂鳧雁群。
何時陪杖履,拭涕極南云。
舊夢承恩詔,遙年黨禁文。
回風傷往日,之子念夫君。
故苑蘼蕪意,荒陂鳧雁群。
何時陪杖履,拭涕極南云。
舊日夢里還記著承恩的詔書,多年前有那黨禁的文章。回旋的風讓人感傷過去,您懷念著君主。舊苑里蘼蕪帶著情思,荒陂上有一群鳧雁。什么時候能陪您出行,向著南方的云拭去淚水。
承恩詔:接受皇帝的詔書,指受到皇帝的恩寵。
黨禁文:指歷史上禁止某些政治團體或人物活動的文書、政令等。
之子:這個人,指翁師傅。
夫君:這里可指君主。
蘼蕪:一種香草,常象征情思。
杖履:指陪尊長出行,杖表示拐杖,履指鞋子。
極南云:向著南方的云極目遠望。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需結合當時的歷史和翁師傅的生平來分析。翁師傅可能經歷了政治上的起伏,黨禁等事件對其產生影響。作者在其歸里時寫下此詩,或許當時政治環境復雜,作者與翁師傅有著相似的經歷或情感共鳴。
這首詩主旨在于送別翁師傅,表達對過去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許。其突出特點是情感深沉,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得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情感和社會狀況。
剩有瑯玡續后游,山僧指點翠云稠。近連豐樂浮青髻,遙擁關山戴冕旒。風雨龍吟雜樹吼,月明人影共波流。重陽獨立金山頂,此地吾將一夢留。
是夜秋相見,律歸夷則中。草心蒙白露,衣領受涼風。舞覺蜻蜓爽,聲添蟋蟀工。吾其先散發,作賦答天公。
境樂心逾悲,年殊志還戚。煢煢撫嬰孺,依依感疇昔。紅芳成皓首,?光信馳隙。忘憂豈萱草,可卷誠匪席。不見青陵臺,上有雙棲翮。
風情浪擬杜司勛,爛熳狂蹤遠近聞。潑翠巖巒三代器,艷新花鳥六朝文。那辭蜀灑扶頭醉,為伴湘蘭竟體芬。任是春城能火禁,退紅香焙定須焚。
我聞峨眉雪,盛夏常陰凍。崖胡其蒼蒼,江寒結高壟。
推手為琵卻作琶。弦弦撥撥亂胡沙。教人怎不暗思家。低奏玉龍尋往事,輕攏金軫惜年華。相逢珍重折梅花。
行役那堪八月時,腸非宋玉也應悲。煩君為寄梅溪信,少慰吾親別后思。
孤燈寂寂夜堂深,寒雨瀟瀟響竹林。文抵浮生只如此,不須哀怨動悲音。
上客乘花候,城南問隱淪。一遵芳草徑,三過玉堂人。倒屣逢迎?,題門藻翰新。無由陪逸駕,金寺共尋春。
擾擾不得志,客心安可論。古關羸馬路,窮海惡魚津。驛葉行邊落,籬花到日新。敖游無不可,天地一閒人。
巧須出大造,清欲與秋爭。鳥殘桃見核,蟲蠹葉留痕。涇有泉流安得暑,亭因風掃自無塵。鋤草就平眠鹿地,芟松勿損掛猿枝。
青崖陰兮月澗曲,重幽疊邃兮隱淪躅。草樹綿冪兮翠蒙蘢,當其無兮庭在中。當無有用兮冪翠庭,神可谷兮道可冥。有幽人兮張素琴,皇徽兮綠水陰,德之愔兮澹多心。
永日看鸚鵡,金籠寄此生。翠翎工刷羽,朱咮善含聲。隴樹歸還遠,吳音教乍成。雪衣吾惜汝,長此伴閨情。
紫泥初拜諫書清,善政弦歌在武城。五馬近依新雨露,三年從拂舊塵纓。南來崇嶺千峰出,北望衡陽數雁征。此去裁詩秋正好,謝公樓上月初明。
春意隨時動,春波一往深。草生明堤路,雨住出江禽。鳴逝不吾顧,佇凝猶故心。孤帆何隱約,三月最沈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