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壁上人還開先寺次青門韻 其一
鄧尉探梅罷,高僧別我歸。
煙江聊握手,春雨細沾衣。
路逐青山杳,帆攜白鳥飛。
到應三月暮,猶及看薔薇。
鄧尉探梅罷,高僧別我歸。
煙江聊握手,春雨細沾衣。
路逐青山杳,帆攜白鳥飛。
到應三月暮,猶及看薔薇。
在鄧尉山賞完梅花后,高僧就要與我分別回去了。在煙霧籠罩的江邊我們握別,細密的春雨沾濕了衣裳。道路隨著青山延伸直至不見,船帆仿佛帶著白鳥一起飛翔。高僧到達時應該是三月末了,還能趕上觀賞薔薇花。
鄧尉:山名,以多梅著稱。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聊:姑且。
杳:消失,不見蹤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是詩人在鄧尉山賞梅后,與一位名為心壁的高僧分別時所作。當時可能是春季,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安定,詩人與高僧在賞梅交流后建立了一定情誼,故而有此送別之作。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將惜別之情融入自然景色的描寫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移得桃花近竹扉,一般景物昔人非。白猿夜夜千峰切,紅雨年年二月飛。金閣儼臨西子面,玉容長映老僧衣。千株何似此株好,不及靈云未見時。
隆冬仍伏舊窗前。黑鍵白屏邊。不憂指墮肌膚裂,有爐火、無焰無煙。三頓微沾烈酒,一生偏愛陳編。網間貪戀好風煙,碌碌遂忘年。曼聲低誦生花句,當成是、點點圈圈。最喜青青竹簡,分明倩影翩翩。
琳宇無塵夜色鮮,露明叢菊月臨淵。世間人境雙清處,誦與西風更此編。
不愛泖中色,愛君池上閒。水緣書字黑,蘚奪鬢絲斑。名理輸前輩,風流亦可攀。嘉賓儼在側,誰敢不脩顏。
我昔采玄芝,東上金盆山。仙人五云車,可望不可攀。授我日月鼎,粲然鉛汞斑。持歸石室中,神光燭茅菅。自從落城府,歲運亦已還。頗聞青田鶴,近自遼海還。口銜五色圖,飛下青冥間。山中舊茅屋,言歸老云關。丹液庶有成,白首回童顏。
蓬萊高聳五云端,蠟炬融春夜不寒。月滿瓊林花作陣,星垂瑤樹錦為團。紫霞瀲滟浮仙醴,香霧氤氳繞御鑾。歲歲鎬京沾賜宴,恩波浩蕩海同寬。
送君把君綠荷衣,悲莫悲兮生別離。衢陽向上江水絕,縱有鯉魚何處來。
山城重到轉清幽,勝日閑尋舊釣游。定是沙鷗嫌俗駕,背人飛去不回頭。
平生懷直道,松桂比真風。語默妍媸際,沈浮毀譽中。讒新恩易盡,情去寵難終。彈珠金市側,抵玉舂山東。含香老顏駟,執戟異揚雄。惆悵崔亭伯,幽憂馮敬通。王嬙沒胡塞,班女棄深宮。春苔封履跡,秋葉奪妝紅。顏如花落槿,鬢似雪飄逢。此時積長嘆,傷年誰復同。
自著荷衣學灌畦,厭聞車馬到幽棲。始知天地真芻狗,安得形容似木雞。臥愛柳風鳴枕畔,坐看梅雨過村西。鄰翁若叩閑居樂,只問詩奚與酒奚。
南州多隱士,六十又生辰。白屋圖書古,青山杖屨新。五云高世澤,一盞渺江春。剩想稱觴處,梅花解勸人。
主人雞黍約,客子龍唇彈。曲罷馀鮫淚,深深濺玉盤。
封章上達已經旬,所乞原非為賤貧。七秩自知非久客,一心只欲作閑人。雖慚綠鬢朱顏改,卻喜清泉白石親。榮辱是非都不問,尊前且樂自由身。
公馀柴立最高巔,東望滄溟思惘然。父也何心貪捉月,子兮將恨抱終天。長鯨一去無消息,精衛高飛有歲年。此意畫圖圖不盡,卻煩歌詠為流傳。
決策和鄰訪列邦,陛辭三保下西洋。馀皇日耀軍容壯,華夏天威國際揚。領導有功垂史冊,遠方懷德建祠堂。今經五百八十載,盛況人猶腦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