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太平端和尚
千朵危峰杳靄間,
石房長帶瀑聲寒。
鳥啼花發(fā)尋常事,
松本青青雪里看。
千朵危峰杳靄間,
石房長帶瀑聲寒。
鳥啼花發(fā)尋常事,
松本青青雪里看。
千萬座險峻的山峰隱現(xiàn)在云霧繚繞之間,石頭建造的房屋長久伴著瀑布的聲響,透著陣陣寒意。鳥兒啼叫、鮮花開放本是平常之事,而那松柏卻在皚皚白雪中依舊青青。
危峰:險峻的山峰。
杳靄:云霧繚繞的樣子。
石房:石頭建造的房屋,這里可能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松本:應是“松柏”,在詩中泛指松樹。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聽聞太平端和尚在山中修行,被其所處的清幽環(huán)境和修行精神所感染,從而寫詩寄贈。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太平端和尚的敬意與向往。詩中描繪的清幽之景和松柏傲雪的形象,體現(xiàn)了詩人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在同類寄贈詩中別具一格,展現(xiàn)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西湖明月昔時光,今日重游太息長。記得十年湖上別,玉簪除下贈新妝。
絳闕云臺總有名。水流石級踏層冰。垂簾返影綠中庭。修竹斜陽留倦客,落花啼鳥伴詩僧。重游能否記吾曾。
密密丹房疊疊花,一枝臨路為人斜。丁寧語鳥傳春意,白下門東第幾家。
泥封芝檢下青冥,帝輔皇畿重典刑。秋滿大江雙畫楫,風隨驄馬幾長亭。滿蹊桃李含時雨,到處篇章發(fā)地靈。更向斗南占氣象,云開五色見文星。
苦苡生宜野,無心籬落間。只因甘味少,得使冷香閒。蘭已當門盡,松猶待客還。蕭疏簪數(shù)朵,未覺鬢毛斑。
御前親賜密云龍,講罷分行帝在中。起揖坐嘗還再拜,侍臣趨出輦還宮。
太白仙人白玉篇,逸才清思兩難全。如今貂尾容相續(xù),只恐巴吟不足傳。
行藏無意信蒼穹,閱世今為鶴發(fā)翁。朔雪炎風鞭策地,文經武略范圍中。豐培蘭桂書千軸,遠謝塵氛月一筇。我昔參藩叨任使,短歌聊贊壽筵紅。
絳羅偷換玉精神,不是西湖舊日春。花落莫隨流水去,尋源恐誤放舟人。
萬里朝天路,看君又北征。壯懷元自遠,賦草迨今成。春水孤帆渺,長天一劍橫。江花明彩鹢,官柳變倉庚。結伴擔簦往,逢人倒屣迎。承家推玉樹,詣闕憶金莖。競削三千牘,終償十五城。陸沉憐我久,電逐喜君輕。京國如相問,深山欲偶耕。
一枕何能得,長愁至不禁。魚龍殘夜笛,風雨急秋砧。天入蕭森氣,人兼去住心。湖南有新雁,作意送悲音。
漢文方有道,痛哭豈狂迷。世事宜先慮,無令后噬臍。
秋水自然碧,秋花何意紅。乾坤搖落恨,只是為西風。樓迥銜空霧,郊長占暝霏。戲魚晴自擲,寒鴨夜還飛。
惟此夏德德恢臺。兩龍在御炎精來。
墜葉窺檐語。風簾薄,遞來幽恨無數(shù)。牙簽倦展,銀缸細剔,悄然歸旅。聲傳漏閣偏長,更奈向、瀟瀟亂雨。想近日,舞袖翻云,吟箋度雪誰顧。當時翠縷吹花,東城繡陌,雙燕何許。香羅唾碧,晴紗印粉,甚緣重睹。藍橋鎮(zhèn)隔芳夢,念騎省、悲秋漫賦。待倚闌,或遇賓鴻,殷勤寄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