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其四 相國出師
云開宮扇。正授鉞專征,香生春殿。入媲蕭曹,出兼方召,推轂玉階親遣。
王剪頻陽再起,裴度懷西重見。螺聲里,早營屯細柳,陣名鵝鸛。
爭羨。刁斗肅,老將臨軍,要使旌旗變。半壁秦關,三章漢法,肯更逍遙河畔。
急雨已看洗甲,絕塞不聞傳箭。鹓行列,問何時飲至,麒麟高宴。
云開宮扇。正授鉞專征,香生春殿。入媲蕭曹,出兼方召,推轂玉階親遣。
王剪頻陽再起,裴度懷西重見。螺聲里,早營屯細柳,陣名鵝鸛。
爭羨。刁斗肅,老將臨軍,要使旌旗變。半壁秦關,三章漢法,肯更逍遙河畔。
急雨已看洗甲,絕塞不聞傳箭。鹓行列,問何時飲至,麒麟高宴。
云霧散開,宮扇輕搖,此時將領被授予斧鉞,奉命出征,春殿中彌漫著香氣。他在內堪比蕭何、曹參般賢能,在外如同方叔、召虎一樣有將才,皇帝在玉階親自為他推車送行。就像王翦從頻陽再度出山,裴度重赴淮西平叛。螺號聲里,軍隊早已在細柳營屯駐,布下鵝鸛之陣。眾人都十分羨慕。軍中刁斗聲嚴整有序,老將親臨軍隊,要讓旌旗變色。他守衛著半壁秦地關隘,推行著如漢朝約法三章般的仁政,怎肯在河畔逍遙度日。急雨已將甲胄洗凈,極遠的邊塞也聽不到傳箭的警報聲。在朝官員們排列整齊,都在問何時能舉行慶功宴,在麒麟閣上大宴功臣。
授鉞專征:古代大將出征,君主授以斧鉞,表示授以兵權,可全權行事。
媲:媲美,比得上。蕭曹:指西漢開國功臣蕭何、曹參。
方召:指周宣王時的賢臣方叔、召虎。
推轂:推車前進,古代帝王任命將帥時的隆重禮遇。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曾稱病歸頻陽,后被秦王再次啟用。
裴度:唐朝宰相,曾督師平定淮西之亂。
細柳:指細柳營,漢代周亞夫駐軍之地,紀律嚴明。
鵝鸛:古代戰陣名。
刁斗:軍中白天用來做飯,夜晚用來打更的器具。
半壁秦關:指秦地的部分關隘。
三章漢法:指漢高祖劉邦入咸陽時,與百姓約法三章。
傳箭:古代北方少數民族起兵時,以傳箭為號令。
鹓行:指官員的行列。
飲至:古代諸侯朝、會、盟、伐完畢,回到宗廟飲酒慶賀的儀式。
麒麟:指麒麟閣,漢代閣名,漢宣帝曾畫功臣像于麒麟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相國出征往往是在國家面臨軍事威脅或需要平定叛亂之時。從詞中可以推測,當時國家可能有戰事,朝廷派遣相國出征,作者以這首詞表達對相國的贊美和對戰爭勝利的期待。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相國出征,期望其建立功勛。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喻今,生動展現出征場景和將領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國家軍事行動的關注和對將領的期望。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 最傷今夜離愁曲,遙對天涯愈斷腸。
一川花月青春夜。玉容依約花陰下。月照曲闌干。紅綃挹露寒。 袖香溫素手。意鑠金卮酒。香遠繡簾開。畫樓吹落梅。
柳絮飛時綠暗,荼蘼開后春酣。花外青簾迷酒思,陌上晴光收翠嵐。佳辰三月三。解佩人逢游女,踏青草斗宜男。醉倚畫闌闌檻北,夢繞清江江水南。飛鸞與共驂。
新雨霽。開遍滿園桃李。波暖池塘風細細。一雙花鴨戲。喚起春融睡美。扶醉宿妝慵理。移步避人花影里。繡裙低窣地。
晝永重簾卷。乍池塘、一番過雨,芰荷初展。竹引新梢半含粉,綠陰扶疏滿院。過花絮、蝶稀蜂懶。窗戶沉沉人不到,伴清幽、時有流鶯囀。凝思久,意何限。 玉釵墜枕風鬟顫。湛虛堂、壺冰瑩徹,簟波零亂。自是仙姿清無暑,月影空垂素扇。破午睡、香銷馀篆。一枕湖山千里夢,正白蘋煙棹歸來晚。云弄碧,楚天遠。
老僧持缽傍山門,古寺蕭然一味清。 骨相山林非富貴,不應曾有訓狐鳴。
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朝云橫渡。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一雨連春,東湖漲、蒲萄新綠。湖上路,柳濃花艷,綠圍紅簇。塵世難逢開口笑,人生待足何時足。況南州高士是西鄰,人如玉。 行路唱,誰家曲。悉易感,歡難續。問軒裳於我,有何榮辱。眾醉豈容君獨醒,出林休恨風摧木。嘆驚弦、飛鳥尚知還,安巢宿。
愁別欣逢。人間離合,自古難同。寫就茶經,注成花譜,何事西東。 一尊良夜匆匆。怎忍見輕帆短篷。漢水無情,楚云有意,目斷飛鴻。
山險號北固,景勝冠南州。洪濤江上亂云,山里簇紅樓。堪笑萍蹤無定,擬泊葉舟何許,無計可依劉。金闕自帷幄,玉壘老貔貅。 問興亡,成底事,幾春秋。六朝人物,五胡妖霧不勝愁。休學楚囚垂淚,須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圖收。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
飛事親至孝,家無姬侍。吳玠素服飛,愿與交歡,飾名姝遺之。飛曰:“主上宵旰,寧大將安樂時耶!”卻不受。玠大嘆服。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師每休舍,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以習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者,立斬以徇。卒夜宿,民開門愿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卒有疾,親為調藥。諸將遠戍,飛妻問勞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無犯。善以少擊眾。凡有所舉,盡召諸統制,謀定而后戰,故所向克捷。猝遇敵不動。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張俊嘗問用兵之術,飛曰:“仁,信,智,勇,嚴,闕一不可。”每調軍食,必蹙額曰:“東南民力竭矣!”好賢禮士,雅歌投壺,恂恂如儒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