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令 重過燕山
燕市客,悵重游。又深秋。
涼月小,暮山愁。玉蟾蜍,金腰裊,醉紅樓。
人如玉,倚香篝。撥箜篌。
紅蠟下,錦纏頭。眼波橫,眉黛淺,最風流。
燕市客,悵重游。又深秋。
涼月小,暮山愁。玉蟾蜍,金腰裊,醉紅樓。
人如玉,倚香篝。撥箜篌。
紅蠟下,錦纏頭。眼波橫,眉黛淺,最風流。
我這個客居燕市之人,惆悵地重游故地,此時又到了深秋。清涼的月亮小巧,暮色中的山巒似含愁緒。在精美的玉蟾蜍、金腰裊等器物相伴下,我在紅樓中沉醉。有佳人如玉,倚著熏香的竹籠,彈奏著箜篌。紅燭之下,我用錦緞打賞她。她眼波流轉,眉黛淺淡,模樣最為風流動人。
燕市:指燕山一帶的都市。
悵:惆悵。
玉蟾蜍:精美的蟾蜍造型的器物,可能是燈具等。
金腰裊:一種精美的裝飾或器物。
香篝:熏香的竹籠。
箜篌:古代弦樂器。
錦纏頭:古時歌舞藝人表演完畢,客人以錦緞相贈,稱纏頭。
眼波橫:形容眼神流轉。
眉黛淺:指眉毛畫得淺淡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詞人重游燕山,在這個深秋時節,故地重游引發了他內心的感慨,或許曾經在此有過難忘經歷,此次再臨,見到佳人又觸動情思,從而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重游燕山的經歷和感受,突出了重游的惆悵與邂逅佳人的風流。其特點在于景與情交融,細膩描繪場景和人物。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大作,但也展現了詞人的情感和創作風格。
我亦夢江南,江南蓮無價。誰棹木蘭舟,相候蓮影下。少日夢江南,江南蓮滿湖;今日夢江南,蓮葉滿湖枯。毋作江南夢,江南悲如此:在古莫愁愁,在今蓮舟死。
云樓直上跨蛟龍,已到丹霄第幾重。今昔一邱誰富貴,山河滿地看雌雄。連村突冷煙難綠,萬里兵荒血尚紅。卻笑神州事顛倒,圯邊歸去問仙翁。
新春來未幾,已見日在婁。游人怕春去,把酒急獻酬。折花各盈把,行歌滿道周。貧者壁四立,若不堪其憂。亦復典春衣,買酒呼朋儔。一醉人所嗜,此外非所求。
楚國一段云,落地無根蒂。偶爾置膻風,吹作塵霾氣。道逢三鹓雛,銜我入云際。攜手上仙山,長嘯起天寐。蒼竿畫古云,踏破春巒翠。迂谷訪長眉,空山頓龍轡。胥潮隔湘祠,路滿一鵬翅。天長吳楚波,羈影入遙睇。知心如冰焰,前程若神謎。君看露上枝,無心也垂淚。
曈曈旭日照樓臺,輦道今朝不動灰。玉樹青蔥回上苑,宮云輕薄擁蓬萊。麥秋戰暑添筒布,櫻筍籠香近酒杯。禪榻王陽頻有約,不妨騎馬踏蒼苔。
上得城來眼頓明,暮山爭獻數尖青。垂楊舞罷西風葉,一葉多時獨未停。夏欲盡頭秋欲初,小涼未苦爽肌膚。夕陽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紅不肯無。
錦作明玳床,黼垂光粉壁。帶日芙蓉照,因吹芳芬拆。織成如繢采,琉璃畏風擊。秦宮得絕超,漢座殊斑敵。已羅七俎滿,兼逢百品易。張陳答贈言,梁室齊眉席。蘊仙此還異,掌漏翻非役。侍臣乃執捧,良賓乃投擲。賢舍觀穴踵,瓜田睹躡跡。矩步今有儀,用此前嘉客。
枕席琴書滿,褰帷見遠峰。山人自幽寂,云鶴來相從。
朝來酒畔看春雪,忽憶故人春雪詩。裊霧含風不忍見,吟詩對酒益相思。山川冀北非吾土,桃李江南異昔時。此日悲君已遲暮,他鄉愁見更支離。
西望姑蘇臺,近臨百花洲。白露正為霜,行人不可留。但感鴻雁集,不傷麋鹿游。月明歌子夜,民生庶其廖。
層巖嵌蓮宇,虛檐覆江流。日暮微雨來,蕭然江漢秋。老禪此棲息,鳴鐘伴孤幽。飯馀憩高閣,洪濤渺行舟。逝者如斯夫,嘆息良悠悠。
十載諸賢侍法垣,一麾東海更銜恩。亦知丞相多開閣,無那書生畏掃門。歲暮風云偏有態,春回天地竟何言。饒他坐客輸文舉,自插繁花傍酒尊。
四圍山勢郁崔嵬,清曉關門傍水開。一騎秋風揚策度,野花隨路送香來。
近來有個固窮法,只是堆堆不著忙。聞說棲賢無米爨,但教伸手向村坊。
萬竿晴拂渭川煙,解瓊籜枝自皛然。湘水裙搖珠佩冷,葛陂云護玉龍眠。看來翻恨何郎妒,栽處應將漢署連。六月林間猶帶雪,可留清韻待群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