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其六 良會
鳳釵欲溜欹香枕。棗花飛墮鴛鴦錦。
漫爇玉爐香。那愁今夜長。
癲狂真個醉。不放檀郎睡。
些事最消魂。啼痕和齒痕。
鳳釵欲溜欹香枕。棗花飛墮鴛鴦錦。
漫爇玉爐香。那愁今夜長。
癲狂真個醉。不放檀郎睡。
些事最消魂。啼痕和齒痕。
鳳釵快要滑落,斜靠在香枕上。棗花飄落,掉在鴛鴦錦被上。隨意地點燃玉爐中的香,哪還會發愁今夜時光漫長。真的是如癡如狂地沉醉,不讓情郎入睡。這些事最讓人銷魂,臉上有啼痕也有齒痕。
欹:傾斜。
漫爇:隨意點燃。爇,燒。
檀郎:西晉潘岳小名檀奴,姿儀美好,舊時因以“檀郎”或“檀奴”作為對美男子或所愛男子的美稱。
些事:這些事。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從詞的內容來看,應是描寫男女之間的歡會場景,可能是詞人在生活中觀察或自身經歷有感而發。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男女歡會時女子的情態和情感。特點是情感直白,語言香艷。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花間詞風,以細膩筆觸刻畫男女之情。
拂曙玄天銀練移,驚鴉凄切起哀思。忽看光染琉璃界,一夜浮生逝未知。
澠池之境最多虎,道路行人共愁苦。狂風吼怒振塵沙,落日驚魂慘煙雨。王侯承詔來作丞,民有創痍手摩撫。下車走謁城隍神,親寫文移對神語。為言幽顯雖有分,我與爾神均守土。猛虎今茲實害人,責不在予還在汝。早遣惡類離境中,爾神無愧為民主。精誠一念既感孚,陰逐潛驅固其所。驛使郵夫中夜馳,耕農賈客凌晨聚。前時出戶即畏涂,今日連村皆按堵。童謠籍籍相謂言,孰使吾人樂居處。我侯之德與神通,故令孽沴成銷沮。豈不見古來循吏美跡多,虎有渡江及渡河。澠池之事同不磨,王侯王侯奈爾何。
又一番桑海酒樓寬,風吹聚春星。對綠波樽影,斜陽柳色,戍角催沉。言買貂裘遠去,誰是少年心。一樣坐中侶,換了旗亭。避地不堪重記,付念家山里,幾許春聲。縱燕歸能說,殘劫尚驚人。也漫問龍蟠虎踞,黯江南王氣久無靈。離云冷,掩銀燈處,怕各沾巾。
屋繞芙蓉九疊屏,日長客去掩閒庭。巖花煖傍疏簾落,階草晴分汗簡青。溫火試香刪舊譜,汲泉煮茗續遺經。江南定有徵賢詔,太史方占處士星。
卜墳已喜傍云厓,未老先曾有此懷。鶴表虛名待誰錄,狐丘宿約與妻偕。百年齊里參諸妄,一鍤泥邊打早乖。免向君王乞骸骨,自山生長自山埋。
鷹揚塞外得非熊,萬里金城一箭通。玉帳投壺隨燕豆,坐看飛將縛驍戎。
暮雨關城獨去遲,少年心事劍相知。故人當路輕貧賤,倦客逢秋惡別離。疏柳一旗江上酒,亂山孤棹道中詩。水嬉散后湖亭廢,此去煩君吊牧之。
與君誰共帝城游,中路摶風有去留。幸不興闌王子棹,何須身在李膺舟。揮毫島嶼青從逼,握麈星河絳欲流。解道延津容易合,可知真宰為他愁。
小弟銀臺久備員,長官今喜得高賢。日明梧竹開唐省,風度塤篪恊舜弦。對酒共輸情似海,清黃須讓筆如椽。因君重起連枝念,為把平安兩字傳。
樹上禽音穿耳快,廬邊竹影映波清。山深日午無煩暑,提筆斟詩陶我情。
三月花飛上苑春,花前黯淡送歸人。賦成卻抱文園病,老去還甘栗里貧。月出離筵關樹曉,塵清客路隴梅新。熙朝自少南山隱,莫向桃源學避秦。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夜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烹葵去王畿,剝棗在海角。歲序忽已周,月亦頻告朔。向來手中扇,今此已倦捉。尚嫌簿領繁,不厭朋友數。塵埃向奔走,文字費雕琢。途人有前知,子乃獨未覺。出門見大路,夫子焉不學。
溪頭送郎上蘭舟,獨宿春風燕子樓。溪水有時乾到底,不如儂淚四時流。
高掛長繩百尺馀,直飛紅燄上天衢。一包春髓蒸元氣,九轉靈丹煉太虛。綵鳳抱成吞日卵,赤龍銜出照天珠。高高不受飛蛾撲,長使凡人仰面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