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權宰大冶,以湖光亭詩見寄,因和之
面揖清光萬頃陂,滿檐秋色曙陰微。
回環遠岫煙中辨,片段閑云鏡里飛。
富冶地饒民訟簡,洞庭風便客舟稀。
知君已厭江山思,亭下行吟日望歸。
面揖清光萬頃陂,滿檐秋色曙陰微。
回環遠岫煙中辨,片段閑云鏡里飛。
富冶地饒民訟簡,洞庭風便客舟稀。
知君已厭江山思,亭下行吟日望歸。
面對那波光粼粼、清澈明亮的萬頃湖陂拱手行禮,屋檐滿是秋色,清晨的陰影微微顯現。在繚繞的煙霧中辨別遠處回環的山巒,一片片閑云如在鏡中飛舞。大冶這個地方富饒,百姓訴訟很少,洞庭湖水風順暢,過往客船也很稀少。我知道你已厭倦了這江山之思,在亭下吟詩,天天盼著回去。
揖:拱手行禮。
陂:池塘,這里指湖。
曙陰:清晨的陰影。
遠岫:遠處的山巒。
富冶:指大冶,大冶礦產豐富,是著名的銅都。
訟簡:訴訟少。
周濤在大冶任職權宰時,寄給作者湖光亭詩,作者因此作詩相和。當時大冶地區經濟相對繁榮,社會較為安定,周濤在當地處理政務,可能產生了思鄉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回應友人詩作,描繪大冶的山水風光與社會景象,體現友人思鄉情緒。其特點是景中含情,畫面感強,在當時唱和詩中展現出一定的藝術特色。
松林臥一峰,
檐隙窺千嶂。
榻冷下方云,
寒潮月初上。
人間天上分盈缺,
每負冰輪著意明。
此夕團圓人共月,
只愁云影掩三更。
匹練橫空日氣清,
菰蒲葉戰風蕭蕭。
一聲雷送太湖雨,
七十二峰云擁潮。
春歸決,半夜起和春別。窗外落花堆似雪,送春惟有月。
怪煞杜鵑啼徹。月也和春休歇。竊藥嫦娥空有訣,春魂難再接。
誰作朝陽一鳳鳴,公朝今復嘆斯人。抗章寧奪三軍帥,去國尤輕一葉身。政以青蒲姑夕駐,更聞白簡為前陳。只今小試回天力,它日擎天看柱臣。
長裾端欲曳賓墀,人事何乖遽別離。未盡胸中懷舊意,又吟江上送行詩。公名此去如山重,我老誰憐似足踦。憑得征鴻寄消息,書來猶記別君時。
花竹映幽齋,柴扉背水開。主人緣謝客,終日沒人來。屋后萬株花,垂楊拂岸斜。野人遙指認,望見是儂家。雨后苔階滑,朝來杖策行。未應輕踏破,愛此色青青。樹底通幽徑,花闌亦逶迤。柔條未經縛,棘刺亂鉤衣。端居息眾喧,靜坐澹百慮。坐久不知夕,斜陽在高樹。嘉木交檐翠,新梢拂檻青。一雙魚虎子,飛近竹窗鳴。潮來水平堤,潮退水根出。何當修下牢,常使溪水溢。溪頭一朝雨,水長三尺馀。若教更終日,俯檻拾游魚。高原獨鶴下,遠渚孤云飛。會意不可寫,涼風吹葛衣。虛亭萬竹中,亭午日色薄。風寂不聞聲,時聞落新籜。春筍無拘管,橫階只漫生。似知主人意,故欲斷人行。霢霂朝來雨,旋添菜甲肥。鄰翁亦真率,覓取到柴扉。朱果累累熟,園開細細香。摘來得甘美,先奉老親嘗。果熟山禽伺,園扉早未開。兒童解珍惜,拾取半殘來。晨興閱殘編,開窗曙光入。忽有野人過,隔溪笑相揖。小白分無數,迎潮作隊游。憑欄可垂釣,急為辦綸鉤。竹幾匡床穩,幽軒更灑然。小窗明月下,來伴道人眠。莫謂吾橋小,曾經失足來。從教修葺好,穩步任蒼苔。野筍無料理,惟宜賤子餐。若教都作竹,約略百來竿。推窗送遠目,依依煙樹開。白云拖片影,飛過北村來。散發高雙屐,清宵步月明。水中有潛魚,應知吾履聲。茂葉團陰密,繁枝結實低。獨行時自摘,分食到童兒。開園覓時蔬,稚子笑而語。摘來經幾朝,今朝摘盈筥。啟戶涼風入,看云稱穩眠。晝長人語靜,高柳數聲蟬。瓠白茄子青,軟美勝粱肉。百年腐儒餐,飫飽堪鼓腹。小鳥相過熟,巢棲蔚薈中。恐令驚卻去,不敢語兒童。楚客千畦蕙,儂家二畝蔬。草根隨意長,無事欲親鋤。無事朝慵起,今朝步月中。呼兒抱甕出,汲水灌花叢。風動竹林響,渾疑作雨聲。老夫憂旱切,日日聽鳩鳴。
拶到懸崖撒手時,
七斤衫重有誰知。
寒來暑往渾無用,
掛在趙州東院西。
四十年間夢已非,
論文談道意方微。
愿言著眼羲皇上,
南北東西莫浪歸。
臨流負巘百年居
手植松楠合抱株
傳寫春光入詩句
味之如對輞川圖
靈扉誰焉捲仙旌。
霞光透月欞。
幾回欲去又消停。
朝寒不自勝。
明鏡啟,曉篝輕。
宮香分外清。
依微花氣滿云屏。
春禽無數聲。
樓起病難起,
春歸身亦歸。
啖蔘吟借力,
注茗愿空違。
園飲花迎蓋,
湖游雪上衣。
此情今隔世,
悲語對風扉。
小灘大灘船逆上
朝雨暮雨天晴稀
正是水窮云起處
亂山青斷白鷴飛
瀟瀟細雨暗階除
坐倚屏山慵檢書
如豆一燈明欲滅
最傷懷是別離初
張崔二獻稱唐宋
丘起瓊臺輔圣明
千載斯文聞后死
幾人吾黨續先生
不惜輕盈,取次濃妝珠蕊。似憑闌、綠云倦倚。低鬟微笑,噴蘭襟香細。斂幽情、閒心如水。
道是江妃,還似月中仙子。向秋清、露凝芳髓。冷然孤秀,怕微霜風起。索細挽、柔條重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