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魔巖
把斷重津過者艱,
擎叉須信髑髏乾。
藿山到后知端的,
同死同生未足觀。
把斷重津過者艱,
擎叉須信髑髏乾。
藿山到后知端的,
同死同生未足觀。
把守著重要渡口,讓過往之人艱難通過,高舉叉具,要知道這是如同骷髏般的枯寂境界。到了藿山之后才明白其中真正的道理,那種表面的同生共死并不值得看重。
把斷:把守、阻斷。重津:重要的渡口,比喻修行的關鍵關卡。
擎叉:舉起叉具,這里可能象征一種修行的姿態或境界。髑髏乾:像骷髏一樣干枯,寓意一種超脫生死、枯寂的狀態。
藿山:可能是一個特定的修行之地。端的:真正的道理、實情。
同死同生:表面上的生死與共。未足觀:不值得看重。
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深入修行、探尋禪理的過程中。秘魔巖是一個具有特殊宗教意義的地方,詩人在此感悟到修行的真諦,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見解。
這首詩主旨在于闡述真正的修行境界并非表面的生死與共,而是要突破難關,探尋到核心的道理。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意象和直白的語言表達禪理。在禪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助于人們理解禪修的理念。
龐老何曾入州郭,布襪青鞋衣袖薄。聘呼不起奈爾何,心似無風井水波。竹帛虛名奚足論,草廬清夢毋勞問。天風吹袂云滿衣,醉騎黃犢煙蓑披。人生有情徒感感,笑聲酒面春風暖??蓱z奔走牛馬風,妄自粉飾誇青紅。
欲趁潮生早渡江,多君投轄意難降。已從水上鳴雙櫓,莫遂沙頭倒一缸。隔岸村雞催午爨,留人江燕集風幢。不堪咫尺分南北,斜日孤舟獨倚窗。
春晴紫陌蕩香塵,冠蓋聯翩送故人。風度落花沾去旆,馬嘶芳草駐征輪。旗亭官柳和煙綠,驛路青山帶雨新。懸想雙旌明到日,太行依舊翠嶙峋。
櫻桃顆顆滋春雨,橙霧霏霏溯曉風。出處不齊休比并,一尊今夕與誰同。
簾幕愔愔夏日長,拋書夢入黑甜鄉。起來乍醒朦朧眼,錯把余暉當曙光。
玄經罷草不勝閒,愁遣幽人問字還。別后相思何所道,尊前秋色似君山。
偶因秋興攜琴去,古木蒼藤何處村。行過溪橋山路合,白云千畝不知門。
奎宿凝華協帝符,龜圖呈畫照坤輿。衣冠治定通重譯,竹帛文詞變六書。分教已從官獨冷,致身寧論術猶疏。朝來鼓棹瀟湘去,處處秋粳薦白魚。
城上柝,漁舟夜寒城下泊。城頭烏啼月欲落,豈知城中人苦樂。錦坊織兒誇織錦,蠶婦采桑兼采椹。千金賈兒那復忍。
夫子有高趣,一官聊爾耳。獨騎破虎韉,憔悴洛城里。緬想文穆公,青嵩照伊水。百年風烈在,須公一振起。
行李一琴一鶴,扁舟千水千山??兆眢A亭官酒,春風不解離顏。草色東西客路,江聲早晚春潮。別后思君何處,鳴禽疏雨蘭苕。
十年里社記情親,此日同登陌上塵??资霞衣曅辖?,王生詩筆健青春。楩楠定見為梁棟,魚鳥那知在網綸。禮義擴充儒者事,菜羹疏食任吾真。
嬌花寵柳惹流連。小隊鳳城邊。綺陌行歌,江潯藉卉,勝賞記當年。重來又是春三后,花柳遣相干。澤畔孤吟,扁舟獨載,光景未荒寒。
好鳥鳴高枝,聲如管弦流。池水尺有咫,魚躍何悠悠。人生欲無涯,忽忽起蜃樓。不見青春子,兩鬢倏成秋。呼酒酬今日,勿為明朝憂。
翠鳥啼時曉夢回,羅浮影事漫驚猜?;诘⒃娋普`生涯。蓬鬢初飄殘臘盡,冰澌乍坼錦鱗來。一襟幽素為誰開?